微信
WeChat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访日学者投稿『をちこち(遠近)』


2019年度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访日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黄胜利先生,日前向基金会总部的电子杂志『をちこち(遠近)』投稿,发表了他的访日研究感想和心得,我们把中文版与您分享。

『をちこち(遠近)』日文

寄稿シリーズ「中国知識人の訪日ストーリー」

<1>

日本のへき地教育:真に故郷を愛する人を育てる

链接↓

https://www.wochikochi.jp/relayessay/2020/09/1.php

(扫描或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跳转。外网打开较慢,请耐心等待。)


黄胜利先生在东北大学大学院教育研究科进行了日本乡村教育的研究


日本乡村教育:培养热爱家乡有根的人


21世纪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 黄胜利

    干净且现代的街道,彬彬有礼的人们……去过日本的中国人都会赞叹于日本的文明程度和国民素质。说到日本国民的高素养,不得不说到其基础教育。自近代明治维新以降,日本开启现代化的发展之路,日本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也不遗余力。1907年,即建成了6年的免费义务教育体制,1909年,日本义务教育就学率就已超过98%,而这一成就,中国直到本世纪才基本完成。

    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大量乡村人口进城务工就业,乡村人口开始减少,乡村学校规模也越来越小。然而,日本的乡村教育却没有形成当下中国“城挤、乡弱、村空”的局面:乡村学校规模越来越小且弱,而数千甚至近万人的城市中小学校则越来越多。日本政府早在1954年便制定了《偏僻地区教育振兴法》,这部由9条条文组成的法律条文,意在振兴偏僻地区教育,并明确规定国家及地方公共团体的作用,从法律上为日本乡村孩子受教育权利起到了根本保护作用。

    如今,随着日本少子老龄化,年轻人向往城市生活,日本乡村学龄人口逐渐减少,各地政府都面临如何留住或吸引人的挑战,而教育似乎正扮演这样一个重要角色,以至于地方政府对教育都给与了极高的重视和投入。长野县阿智村教育长黑柳纪春向笔者表示“要想吸引城市人到乡村来定居,不能仅仅以风景作为唯一吸引力,教育办得好有特色了,也是一个重要的吸引力”。

    日本乡村学校同中国村小一样规模都较小,但每个学校都配备了包括游泳池在内完备的教学设备,教学教育质量也让人叹服。在笔者看来,部分乡村学校的教育质量甚至优于城市学校,相当多的城市家长也因让孩子就读乡村学校,而选择举家移居到乡村,成为新一代“教育移民”。而在中国,有10万多所100人以下的村小和教学点,他们是中国落后地区最为薄弱的学校。这类学校是笔者所在的研究院主要关注和研究的对象,而探寻日本乡村教育的发展经验也是笔者此次日本之行的目的所在。


黄胜利先生在线上发表访日研究成果(于21世纪教育研究院)


    针对中国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遇到的问题和困境,21世纪教育研究院于2014年11月成立“农村小规模学校联盟”,联盟通过资源链接、信息交流等方式,广泛触发农村小规模学校的自主发展与变革探索。经过几年的探索和拓展,现有联盟会员学校超过1500所,目前农村小规模学校联盟包括资源对接平台、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成长计划和 “小而美”乡村学校培育三个子项目。

    以笔者今年1月底探访的北海道钏路市山花小中学校为例,这所有14名小学生和15名中学生的九年一贯制乡村学校,其中本地生源只有4名,其他都是钏路市因各种原因转来的学生。因学生数少,该校小学阶段采取的是复式教学,分成三个班级教学,一二年级、三四年级、五六年级分别组成一个班级。当笔者在校长的带领下,进入到学生课堂时,同一个班不同年级的学生相背而坐,任课教师极有章法的给不同年级的学生上课,其精心的课程设计和辅助教学用具,与中国村小教学之随意相比,差距肉眼可见。


在钏路市山花小中学视察复式教育


    除教育教学经费的稳定投入外,身为公务员身份的校长教师流动制度,也是日本乡村教育均衡而又有质量的重要保障。在山花学校已经教学6年的先生,已有20年的教龄,现在教5、6年级的语文数学,即将面临被市教育委员会安排到下一所学校任教。

    日本乡村每所学校都极力培养孩子对乡土和家乡的热爱,培养热爱家乡有根的人——这可能是让笔者感受到日本乡村教育最有魅力的地方。日本乡村同仁对乡土、对社区融合教育的热情和投入,让从事教育的笔者钦佩不已。而中国的乡村教育则培养的是乡村逃离者,无论是老师和家长,从孩子入学时便教育其努力学习升学,以便今后能进入城市,远离自己的家乡。

    让学校教育同在地教育有机的融合,同在地社区及其建立的机制是分不开的。如阿智村专门成立了“编写学习我们故乡的课本”故乡学习课程编辑委员会,让孩子学习和思考区域的特点,意识到自己是家乡的一员。当地学校让学生通过学习故乡的课程,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社会观、劳动观和职业观。

    爱知县丰田市旭地区的铃木正晴先生,至今以小学校长身份退休了13年的他,现任旭地区观光协会会长和旭初中地方学校推动机构协调员。铃木先生日常主要工作会在周末,让旭初中的音乐、美术、料理室、体育馆、图书馆开放给村民使用。除此外,还负责一月两次,让当地村民教孩子们本地的传统文化,如搓麻绳、棍术;让本地企业里的中国研修工人教孩子们中文;请老人到学校讲述当地过往的生活、历史;将向日葵的种子,送到福岛,增强人与人的联结等。

    在铃木先生看来,学校是区域最中心的据点和吸引外来人员的重要力量。同本地的联结是为了加强人际关系、加强交流,传递生活、生存技能,用文化节日激发人的力量和协作能力,这是乡村存在和联结的必然。

    研究院下一步计划,扩大农村小规模学校联盟的学校会员数量和资源联结力度,扶持区域村小自组织联盟,借鉴日本农村小学的办学经验,扩大“小而美”农村学校的培育数量;同时会加强同日本“全国偏僻地区教育研究联盟”的交流和互访。



黄胜利


1981年出生。中国民间智库21世纪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从中国的公立教育和民间草根教育两个视角,为中国的教育政策提供建言,发挥着主导作用。专业背景:中国的教育研究。2019年参加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日中知识交流强化跟进项目,在东北大学大学院教育研究科刘靖副教授的指导下,进行了日本乡村教育的研究。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是日本唯一一所在世界各国及地区综合性地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事业的专门机构。1994年北京日本文化中心作为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的北京事务所成立。为加深中日两国相互理解,基于以上理念,本中心在中国各地举办了多种多样的活动及事业。主要活动分为文化艺术交流、日语教育、日本研究知识交流三个领域。


更多活动信息

官网http://www.jpfbj.cn

微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

☜ 微信(ID:jfbeijing)


公式SNS
OFFICIAL SITE

公式WeChat アカウント
JFBEIJING
Copyright 2007 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甲6号SK大厦3层 电话:010-8567-9511
京ICP备090185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