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究 · 国際対話
Japanese Studies and Global Partnerships Programs

第二講:日本能樂——“能”和“狂言”的鑑賞與研究

日本研究之窗——系列講座(戲劇)

第二講:日本能樂——“能”和“狂言”的鑑賞與研究

北京郵電大學 左漢卿

 

主講人介紹:200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日語系,2006~2007年在日本研修一年,專攻日本思想史和日本社會文化問題研究。在日研修期間為小田原報德博物館主辦的“知中國會”(中国知ろう会)進行多次講座,宣傳中國文化。現任北京郵電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日語專業負責人,北京郵電大學日本文化研究所所長,從事日本語言文化、日本思想史、日本藝能史和日本現代社會問題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專著有《安藤昌益的社會觀》、《日本能樂》等兩部,譯著有《日本演劇史》(中世部分)、《納棺夫日記》、《西鄉鈔》、《某<小倉日記>》等十餘部,在國內和日本學術刊物、文集上發表論文數十篇。
 
 
第二講:日本能樂——“能”和“狂言”的鑑賞與研究 MP3(音频)→【请点击这里】


 
 

前言

  能樂是日本古典戲劇的代表,2001年,能樂與中國的崑曲同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為“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而著名的戲劇理論家河竹繁俊先生説過,能樂的發展史就是日本戲劇的發展史。不過嚴格地講,“能樂”這個詞是明治時代以後才出現的,在江戶時代以前,能樂被稱作“猿樂”或者“猿樂之能”。追根溯源的話,恐怕要上溯到中國唐代以後盛行的“散樂”,甚至唐代以前的“百戲”等古老的藝術形式,也有人從日語“能”的發音“noh”聽起來像是“儺”,猜測日本能劇和中國的儺戲兩者之間必有聯繫。總之,有關能樂起源的考證,仍是一個很重要的研究課題。

  我們今天説的“日本能樂”,事實上包含兩個表演風格截然不同的藝術形式:“能”和狂言。“能”是注重“幽玄”唯美的“歌舞劇”,而狂言則是以滑稽諧謔為特徵的“科白劇”,兩者從演員流派到表演程式均各自獨立,但卻共用同一舞台和樂隊,堪稱一蓮託生同氣連枝,至今兩者合稱“能樂”。

  我今天利用有限的時間,抓取幾個構成日本能樂的重要元素,來為大家介紹一些日本能劇和狂言的相關知識。

 

第一部分 “能”

 

一.以舞台為視角

  在日本,説“今天是某位藝人演出”的時候,一般會説,“今日は何々先生の舞台です”,也就是説,看戲,欣賞戲劇,就是欣賞舞台表演。我們從講解能樂的舞台入手,來看看如何欣賞一曲能劇表演。

  首先我們來看一個能劇舞台的平面圖(圖1),下方橘色部分是觀眾席,上方結構如長柄杓形的就是能樂舞台。圖2是立體圖,我們能夠看到能樂舞台雖然在室內,但是卻有個屋頂的,這是因為,早期能劇表演是在室外進行的,舞台上有遮風擋雨的屋頂,觀眾們露天觀看,這也是為什麼日語中戲劇一詞寫作“芝居”( シバイ、shibai)。今天這樣的舞台樣式,是明治維新以後、能樂復興時才出現的。

  請注意圖1舞台平面圖中每個紅點代表一個演員的表演位置,“脅”(配角)、囃子(樂隊)、後見、地謠、間狂言等,最少16人。但是,我們發現唯一缺了代表主角的紅點。這是因為,標紅點的這些人在舞台上的表演區域是固定的,而其他區域都屬於主角進行表演的範圍。這個舞台示圖告訴我們,能劇表演是以主角為絕對中心的舞台表演藝術。圖3是我的老師寶生流的著名主角演員渡邊荀之助先生正在進行能劇《杜若》的演出。我們可以看到,這個舞台上各方演員就位情況,與平面圖所展示的完全一致。

 

二、主角“仕手”為中心的舞台表演

  能劇的主角稱為“仕手”(シテ、shite),有主角資格的演員稱為“仕手方”(シテカタshitekata)。仕手方在舞台上起主導作用。一次舞台表演,從策劃、選曲到協調各方面,都是“仕手方”一個人通盤考慮。“シテ方”甚至還要充當製片人角色,為演出作宣傳。

  圖4比較直觀地反映出能劇舞台上演員之間的相互關係:“以主角演員為絕對核心”。因此,日本能樂因仕手方的流派有五個而俗稱“能樂五流”,也就順理成章了。仕手方的五個流派和其他各方演員的現存流派情況,請參照表格。

 

  從該表1可以看出,“能樂五流”分別指觀世流、寶生流、金春流、金剛流、喜多流。而脅方演員分別屬於三個流派:寶生流、福王流、高安流。狂言方有大藏流、和泉流兩個流派,而囃子方裏有笛方、大鼓方、小鼓方和太鼓方,分別屬於不同的流派。這些人都可以稱為“能樂師”,他們以仕手方為核心,彼此合作演出,需要做到天衣無縫。他們合作的基礎是,知己知彼,他們熟悉自己的技藝,也熟知其他人的部分,特別是仕手方,從小就會被送到其他能樂師家裏去拜師學藝,先學笛子,小鼓,大鼓,太鼓等等,以便將來登台表演時能夠引領整個舞台。能樂師們共同支撐着現代日本能樂的傳承和發展,優秀的能樂師,會被評選為“人間國寶”,這是很高的榮譽。

 

三、能樂五流的前世今生

  日本戲劇的發源地,應該説是寺廟。演員大都由僧侶擔任,但當時的表演程式簡單,沒有腳本,台詞即興。一直到室町時代,觀阿彌和世阿彌父子遇到足利將軍義滿,才改變了這個情況。足利義滿生於延文三年(1358),10歲時繼任第三代幕府將軍。義滿16歲時偶然在熊野地方觀看了觀世父子的演出,很受吸引,便招引二人到身邊侍奉。觀世父子在義滿將軍的庇護下,把猿樂藝術推向高峯。後來,世阿彌的女婿金春禪竹又為猿樂加入了“幽玄”的審美元素,創作出了反映現實社會人物故事的曲目。到了戰國時期,豐臣秀吉特別喜愛能樂,加速了能樂的發展。而整個德川時代,能樂更是被規定為幕府御用,每屆將軍的個人喜好都刺激或限制了能樂的發展。而能樂受到的致命打擊則來自於明治維新,今天的能樂五流,是在明治維新之後慢慢復興起來的。

  觀世流歷史悠久、成員眾多,一直是第一大流派,現在有註冊仕手方近500人。

  寶生流有仕手方約200餘人,佔全國仕手方總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五,活躍在以金澤為中心的北陸地區的基本上全都屬於寶生流。

  金春流歷史非常悠久,註冊的仕手方約有100餘人,佔仕手能樂師總人口的百分之十二。

  金剛流可追溯到大和四座之一的“坂戶座”,藝風豪華犀利,在五流中以華麗優美的舞蹈見長,俗稱“舞金剛”。金剛流現有仕手方不足百人。

  喜多流創始於江戶時代,藝風樸素而豪放,被認為有武士道精神。但人員較少,註冊仕手方大約不到50人。

 

四、幾種代表性的能面

  欣賞能劇,最吸引觀眾目光的,恐怕是演員佩戴的面具。能劇使用的面具,稱作“面”(オモテomote),是為了表現鬼神、怨靈,或者是為了表現美而採用的戴在臉上的一種假面道具。除了極少數特殊面具之外,一張面具均由一塊木板雕刻而成。然而就是這一塊木板,卻能遵循一定的表演程式,給觀眾展示匪夷所思的豐富表情。

  能面的基本形式原本只有60種,世阿彌在《申樂談儀》一書中,有關於翁、天神、女、男、尉等有幾種面具的記載,而今天這樣品目繁多的能面大約是在室町時代形成的。這個時期開始,能面的製作上開始注重表現人類臉部的“美”,有了“輕醜而趨美”的審美取向。江戶時代,隨着能樂的御用化,面具的製作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甚至成為了一種具有收藏價值的藝術品。

 

翁面

  在所有的能面系列當中,“翁系面具”的歷史最為悠久而品種單一,是能樂面具中最為神聖的象徵。翁面最特別的地方是,並非一塊木頭雕刻而成,而是中間切開,用繩子聯繫起來可以活動,而且借助於皺紋和眼睛嘴巴的形狀,展示出明顯的情緒,專用於《翁》劇表演,表現神聖和喜慶。圖5是寶生流渡邊荀之助先生佩戴翁面,表演《翁》劇。

 

女面

  能面中種類最多的應推“女面”,常見的就有六十多種。觀賞“女面”主要看眼睛的形狀。除了一些怪異的女面和老年女面之外,基本上女面的眼睛部位都刻成四角形方孔,從各個角度看起來,都會看到似淺淡又似幽深的眼神。這種不主張自我的眼神正是賦予觀者無限遐想的巧妙,變換角度去看,她的表情就時而哀愁、時而愉悦、時而羞怯,不可捉摸而又充滿生機。

  根據劇種人物的年齡、身分地位不同表演時要使用不同的面具。從表現年齡的順序來看,表現少女的有“小面”、“孫次郎面”;年輕女性用“若女面”、“增面”、“曲見面”、“萬眉面”;老年女性用“姥面”等。而按照日本文化中對女性性情的理解,認為嫉妒、憂憤等情緒積累到一定程度後,會迷失本性,化身為妖怪,所以女性異化後的面具有蛇面、般若面等,頭上生出犄角,張開血盆大口、露出獠牙等恐怖的面具。下圖是我收藏用於教學使用的少女面和蛇面,順便説一下,佩戴面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佩戴比自己的臉小一些的面具,不能讓面具遮擋了下巴和喉結。

 

男面

  “男面”種類很多,廣義上講表現中老年男子的“尉面”和普通人類男童的面具都是男面。這裏為大家特別介紹“中將”面。這個面具最大特徵是雙眉之間的皺紋,傳遞出無盡的憂鬱和哀愁情緒,專門用於表現王朝貴族青年。還有一些特殊怪面,如受地獄苦厄、面色蒼白雙頰塌陷目光悽苦的“瘦男面”等。下圖是我自己收藏的中將面、瘦男面和童子面中的喝食面。喝食面用於表現寺廟裏的童子,該面具頭髮部分是銀杏葉子形狀,很好辨認。

 

五、能劇腳本—“謠曲”

  “能”作為一種歌舞藝術,“歌”和“舞”平分秋色。歌的部分寫在“謠曲”裏。謠曲(ヨーキョク、youkyoku)是文學劇本,“謠”(ウタイ、utai),包含歌、詠、唱、誦等意義。早在上世紀初,就有英國學者阿瑟・維里(Arthur David Waley)就説過,假如社會發生巨大的變遷,能樂的演出完全絕跡,而能樂腳本謠曲作為文學作品,必然還會保持着藝術生命。謠曲是能樂藝術中最容易在海外進行研究的部分。

  能樂新曲的創作很難,一般能樂師很難勝任。創作謠曲不僅要精心設計故事情節,還要關照戲劇性機能,安排主角的唱、唸、舞的內容、配角的唸白、以及各個角色與歌隊和樂隊的配合,還要考慮到文體、音律、節拍類型、旋律手法等等,需要關照到整個表演當中的每個領域。現存的曲目的絕大多數都是數百年前創作而成的,主要作者有觀阿彌、世阿彌、金春禪竹等人。世阿彌把能曲的創作要素歸納為三個:“種、作、書”。種即素材,素材好是決定謠曲是否能夠成為上品經典的基礎;作即構成,各部分精心設計才是好的謠曲的樣式;書即修辭,作為歌舞藝術,唱詞中的修辭技巧是文學素養一大表現。

  五流均有各自擅長演出的曲目,總體來説,現存謠曲200餘首。

 

第二部分:狂言産生、發展和現狀

  借助於下圖我們可以了解到,狂言(kyogen)與能一樣,誕生於室町初期,不同的是,與能劇相比,狂言的發展要滯後百餘年。由於能劇在世阿彌時代登峯造極,狂言淪為附屬品,到江戶時代中期以後才獲得發展。明治維新對傳統藝能的打擊是全方位的,狂言也未能倖免。但隨着能劇的復興,狂言也趁勢重新發展起來,特別是二戰後,迎來了可喜的發展局面。

 

  狂言與能劇一樣,都是承襲了古猿樂的藝術形式,但古猿樂中模仿逗樂的元素,則被狂言較好地傳承了下來。能樂是以歌舞為中心的音樂劇,而狂言則是以滑稽搞笑為內容的科白劇。相對於極其富於象徵意義的能劇表演技能,狂言的演繹是寫實性的。狂言除了特殊戲外一般不用面具,演員的裝扮簡單樸素,富於平民性。

  嚴格意義上講,狂言包含兩大類,“間狂言”和“本狂言”(獨立狂言)。“間狂言”是指在能樂曲目中,“狂言方”出場進行的表演。能樂舞台上的三大“立方”(站立表演)角色包括:主角“仕手”、配角“脅”和“間狂言”。“間狂言”在能劇表演中擔負着重要的作用。而“本狂言”是指在兩番能曲的表演間隙上演的獨立戲。現在隨着狂言藝人的大力推廣,本狂言已經可以脱離能劇單獨表演,成為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藝能形式之一,於是通常所説的“狂言”就指本狂言了。

  狂言演員也稱“能樂師”,或“狂言師”。按照狂言師所屬流派,日本現存兩大狂言流派,分別是和泉流和大藏流。和泉流表演風格以抒情柔和著稱。大藏流活躍於全國各地,關東地區大藏流的表演風格比較正統,而關西大藏流表演風格比較靈活。

  現代狂言表演者在上台表演時是很少戴面具的,所以狂言面具種類很少,主要用來表現醜女、老太、老翁等普通人形象,也表現人類以外的動物、神鬼、精靈等形象。因為狂言演員大多數情況下不帶面具表演,所以長相俊美的演員就比較得天獨厚。

  現在非常有人氣狂言演員野村萬作、萬齋父子,不僅帥氣還都很有才華,也很注意海外交流,對狂言藝術的發展做出很大貢獻。我手頭有人間國寶萬作先生的贈書,讀來受益匪淺。

 

小結

  能劇在整個中世時期由於自身的藝術內涵發生激變,契合武家統治階層的審美,獲得了極大的發展,而狂言則因自身特性導致其一直處於陪襯附屬位置。相反,隨着社會發展,人們對生活的理解趨於享受輕鬆愉悦,而戲劇要服務於大眾,迎合觀眾的需求,就要改變自己適應觀眾的口味。這方面狂言則比能劇有更大優勢。可以説狂言是最容易被現代日本人所接受的一種古典戲劇形式,其台詞使用的是中世到近世之間的口語,現代日本人也能聽明白,這一點也是狂言今天能夠發展的原因之一。

  梅原猛先生在《地獄的思想》一書中説過,日本在很多地方是向中國學習的,而且在某些領域,不論日本怎麼努力都不可能超越中國;然而唯有由世阿彌集大成之後的能這一劇種,顯然超過了中國。先生的結論從某種意義上極大地肯定了日本能樂的歷史地位,我們要想更深入地了解日本文化,能樂應該是離日本文化核心最近的一種藝術形式之一。然而能樂是“半舞半歌”的歌舞劇,不僅有着拷問靈魂的故事情節,更要伴隨着音樂和唱調,所以對能樂的研究,乃是需要橫跨文學、哲學、戲曲、音樂、美術等諸多學科的綜合性交叉研究。日本能樂不僅是表演藝術的瑰寶,也是學術研究的寶藏。

 

 

備註:本次講座使用的圖片資料,除圖2是橫濱能樂堂提供並授權、圖5由渡邊荀之助先生提供並授權的資料之外,其他圖片均為本人拍攝和製作。

 

本中心溫馨貼士:如果您想進一步了解能樂和狂言,可以在獨立行政法人日本文化藝術振興會的官方網站(日語/英語)上看到更為豐富的圖片和視頻資料:

https://www2.ntj.jac.go.jp/dglib/contents/learn/edc12/index.html
 
 
 

 

 

公式SNS
OFFICIAL SITE

公式WeChat アカウント
JFBEIJING
Copyright 2007 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甲6号SK大厦3层 电话:010-8567-9511
京ICP备090185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