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WeChat

日本研究之窗——系列讲座(电影) 第一讲:日本电影与神道

*扫描或长按识别文末二维码可阅读本文的繁体字版文本。

  我们精心安排了“日本研究之窗”系列讲座,希望通过此次不受空间距离限制的活动,能够让更多的朋友们从中感受到日本文化以及日本研究的魅力。

第一讲:日本电影与神道


香港中文大学日本研究系教授 邱淑婷

主讲人介绍:

邱淑婷博士于2003年取得日本东京大学表象文化论博士学位,现为香港中文大学日本研究学系副教授。著有Japanese and Hong Kong Film Industries: Understanding the Origins of East Asian Film Networks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10)及《中日韩电影:历史、社会、文化》(香港大学出版社,2010)等专书,并获颁2008年度香港中文大学青年学者研究成就奖、2010至2011年度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人奖助计划、以及2019年度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杰出教学奖。

  大家好,我是中文大学日本研究系邱淑婷教授。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日本电影与神道》,希望透过一些有描写神道教或与神道教有关的电影,向大家介绍这个日本固有宗教的特色。

  影响日本民族最深远的思想,一般来说有三种:儒家、佛家和他们固有的宗教——神道教。日本人的宗教观往往都是和四个字很有关系:“祖灵崇拜”,就好像我们中国人所说的拜祖先。虽然神道教认为不止有一个神,但在众多天神里,也有一个特别有名和有地位,那就是天照大女神,日语叫“あまてらす (Amaterasu) ”。从名字可推测,她是和太阳有关的。相传天照大女神和家人在天廷游玩,玩着玩着就跌了一片油彩下凡间,成为了日本。因为那片油彩的形状和日本的地形很相似。这亦是天照大女神与日本的渊源。

  神道教,Shintoism的英文是“the way of the Gods”,「Gods」是众数的,即是说,相对单一神论的宗教如基督教或伊斯兰教,神道教开宗明义认为不止有一个神。那究竟有多少个神呢?他们有一个说法,叫“八百万の神 (yaoyorozu no kami)”,中文就是有八百万个神,可说是“满天神佛”。有这么多个神,听哪个神说的话才对呢?这也可反映,神道教不是以神为本位的宗教,也相对不讲求所谓“神的戒律”。那讲求甚么呢?我们待会再探讨。

  现在,真正认为自己信奉神道教的日本人并不多。如果你有日本朋友,问问他们是不是神道教徒,他们通常都会答“不是”。然而,日本人日常生活或年间的礼节,很多都和神道教息息相关。有一个统计指,日本一亿二百万人口里,85%人会进行各式各样和神道教有关的礼节。可想而知,虽然日本人不自觉自己和神道教的关系,甚至觉得自己不是神道教徒,但在日常生活里,他们和神道教有很紧密的关系。例如,我们去日本时经常会见到在不同的地方都有“神社”。要分辨神社和其他宗教场所,例如佛寺,最大的特色就是神社的门口的一个木造建筑物,称为“鸟居”。鸟居的意思是:这里是“神的地方”。通过了鸟居,就是进入了神的地方,所以通常在鸟居周围都会摆放供人洗手的地方,要人先洁净自己,才进入神的地方。如果你去日本的时候分不清神社还是佛寺,就可以看看有没有鸟居。

  另外,日本人会在神社出现的场合也不少。例如,一些新人会选择神道教的结婚仪式,尤其是在樱花盛开的季节,即是三月末四月初,在神社里穿上传统礼服的结婚仪式非常受欢迎。或者有婴儿诞生时,父母会带他到神社祈福,祈求上天保佑。又例如有一个节日叫“七五三”,当小朋友三、五及七岁时,他们会有庆祝的仪式。通常他们会穿上和服,和家人到神社祈福。由这些例子可见,日本人虽然不太自觉是神道教徒,但在日常生活里经常都会到神社进行神道教的仪式。

  那么,“神道”是甚么时候出现的呢?神道是日本的原始宗教,可以追溯至公元前五百年,是最古老的宗教之一;以祭祀本土天神地祇为主,并以皇祖皇宗的遗训为内容,属于泛灵多神信仰,视自然界各种动植物为神祇。神道最初没有正式的名称。不过在公元五世纪至八世纪,亦即“飞鸟时代 (Asuka jidai)”,汉传佛教经朝鲜半岛百济传入日本,渐渐被日本人接受。当时的日本人为了将刚刚进来的“佛法”和自己本身已经有的宗教信仰分庭抗礼,就创造了“神道”这一个词语,以区分日本固有的传统信仰与外国传入的佛法。因此,“神道”这个词也是因为佛教的传入才开始出现的。

  刚才提到,日本人的宗教观跟“祖灵崇拜”息息相关。这亦可以解释为甚么佛教在当时传到日本后,可以落地生根,甚至成为和神道教平起平坐的宗教信仰,影响日本人。佛教在飞鸟时代传入日本。到平安时代,即794-1184年期间,当时日本的首都是京都,从那时开始,佛教僧侣为了迎合日本人对于祖灵崇拜的重视,慢慢将自己包装成和死者连结的媒界,即称可以通过诵经令逝者成佛。从很多日本电影都可以看到,不少日本人会进行佛教形式的葬礼,因为他们深信佛教的僧侣通过打斋念佛,可以令死者超渡成佛。这也跟祖灵崇拜密不可分。祖灵崇拜在日本社会深受重视,可看出其中的功利主义:渴望和死者连结,就是希望得到先人的保佑。

  神道教之所以在日本出现,当然亦与其地理环境有决定性的关系。我们可以认为神道教的思想是由大自然孕育出来,日本大自然的特色正是神道教思想的来源。日本地理有甚么特色?我们知道日本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海。另外,一年四季景色分明。看一些好处:四面环海使日本有丰富的海产;他们土壤肥沃、适合耕种,农作物丰富;又有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樱花、树木、雪景等;日本有的温泉,亦不是每个国家都有。因此,日本人很能感受到大自然给他们的恩惠。但是,从不太理想的角度看,因为日本处于地震带,经常会发生大大小小的地震;有温泉,也即是有很多火山,而火山爆发亦威胁到日本人的性命财产;四面环海的地理环境亦表示日本经常会面临台风的破坏。

  日本的地理位置令这民族与自然建立了很特别的关系。他们会感谢大自然给予很多恩赐,对大自然心存感激。但是,却也偶有天灾,例如刚刚提到的地震、台风,甚至是海啸等。当这些天灾出现,日本人便感到大自然威力无比,而人的力量其实很渺小。所以,他们面对大自然充满敬畏之情,尽量不要激怒大自然。因为大自然对我们是很多恩赐的,如果我们做了什么事激怒了大自然,就会受到惩罚。神道教里也可以见到这一种人与大自然不对等的关系,而人也尽量希望可以跟大自然和平共处,得到大自然的恩惠。

  日本可以说是先进国里森林面积最大的国家,整个国家的面积有67%都是被森林覆盖。日本的上古史里,人类是有上一万年生活在森林里,主要靠狩猎或采摘维生。森林对日本人来说非常重要。日本哲学家梅原猛写过一本书,叫《森林思想——日本文化的原点》,提到日本的民族性是来自森林思想。日本有一种常見的树叫樫树,日语里叫“カシ (kashi)”。从字型可見,这是一种很坚韧的树木。樫树属于“照叶树林文化”中的“照叶树”。“照叶树林文化”也是日本民族性的体現。照叶树林文化里的人,对大自然抱着感激和敬畏之心。他们讲求顺应、共存、团结及和谐。在江户时期盛行的浮世绘中,北斋的《神奈川冲浪里》虽然构图简单,却能传颂多年,乃是由於北斋在这幅作品中充分表现了日本人和大自然的关系。细心看,画中的巨浪好像是在海里张牙舞爪的一只巨兽。而在冲浪里的那几只船上的人,全都是一式一样地低下头,不敢正视巨浪。这一种关系就是日本人和大自然的关系,讲求顺应:顺应巨浪,而不是要征服它。另外也希望可以跟自然和平共存,巨浪快点平息,他们可以保住性命。所以,在船上的人全部都没有特别主张自己,反而个个都是一式一样,在做同一件事,讲求团结一致与和谐。《神奈川冲浪里》就很能表现到日本人与自然的这种关系。

  说了这么久神道教的特色,说回有哪些日本电影能表现这些特色吧。事实上,很多电影都可以看到神道教的影子。我们比较熟悉的当然是宫崎骏电影。他的电影常常讲及森林,里面充满了天神。比较有名的是1988年的《龙猫》、1997年的《幽灵公主》、2001年的《千与千寻》,都充满神道教色彩。另一位动画大师高畑勲亦有一部很有名的《辉耀姬物语》。这部电影改编自日本流传最久的一个故事《竹取物语》。虽然作者和年份不详,但由于当中除了神道教,还流露佛教色彩,所以有人推断故事出現在佛教传入日本之后的平安时代,认为《竹取物语》是在平安前期写成的。大家有机会的话,可以看看这部动画,里面描绘了很多大自然的神灵,以及充满大自然生命的画面。另一部是深受年轻人欢迎的动画,即2016年由新海诚导演的《你的名字》。电影的女主角与神道教关系密切,因为她家里是经营神社的;电影里面也出現了很多神道教的仪式。

  也有些例子并不是动画,而是真人电影,包括2015年河濑直美的《甜味人间》(日语:《あん》(An)),以及2015年改编自真人真事的《小花的味噌汤》(日语:《はなちゃんのみそ汁》(Hana-chan no misoshiru))。这个故事讲述广末凉子饰演的妈妈患上癌症,知道自己快死了,所以就在死前教她大概四、五岁的女儿怎样烹饪,希望女儿不要像自己那样,年纪轻轻就患上恶疾。无论是《甜味人间》还是《小花的味噌汤》,你会见到主角对手中的食材都充满感情,感觉食材不只是食物那么简单,而是有生命和灵性的,甚至可以跟食材对话,可以有感情交流。这亦可以说是日本人对于自然的态度,可以看到神道教的色彩。

  另外,亦有一些电影反映出日本人对大自然的尊重,联系到他们在工作或人生的哲学上。例如改编作家三浦紫苑的《字里人间》,电影讲述由松田龙平饰演、在出版社工作的男主角,怎样花了十五年时间去编写一部字典。另外也有讲茶道的《日日是好日》。这些电影表面上好像和神道教没有关系,但里面流露的“职人精神”;又或是讲一个人日日复日日的做同一件事也不放弃,每一天都感觉像新的一天,这种“职人精神”很有神道教的意味,当然其中也有佛教“禅”的思想。因为他们尊重和敬畏大自然,才表现出那种一丝不苟的工作或人生哲学。

  最后向大家推介一部,亦是改编自三浦紫苑小说的电影《恋上春树》。这部电影题材非常特别,讲述由染谷将太饰演的男主角,中学毕业后跑到乡下学习砍树,看他如何由一个俗气的年轻人变成对大自然充满敬畏和感激的人。这部电影反映了日本人对于大自然,尤其是森林文化的一些特色,大家有机会可以去看看。

谢谢大家,有机会再见!

感谢收听。下期将发表“东映任侠电影十年:时代的光与影”,由江西师范大学副教授姜滨播讲。欢迎感兴趣的朋友们注意收听。

 

计划每周四发布,敬请期待!

阅读繁体版↓

https://www.jpfbj.cn/sys/wp-content/uploads/2021/07/movie_episode1.txt
(扫描或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跳转)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是日本唯一一所在世界各国及地区综合性地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事业的专门机构。1994年北京日本文化中心作为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的北京事务所成立。为加深中日两国相互理解,基于以上理念,本中心在中国各地举办了多种多样的活动及事业。主要活动分为文化艺术交流、日语教育、日本研究知识交流三个领域。

 

更多活动信息

官网http://www.jpfbj.cn

微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

☜ 微信(ID:jfbeijing)

 

公式SNS
OFFICIAL SITE

公式WeChat アカウント
JFBEIJING
Copyright 2007 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甲6号SK大厦3层 电话:010-8567-9511
京ICP备090185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