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电影人的动画导演——今敏,魅力何在?|丸山正雄×宋…

#影响世界电影人的动画导演——今敏,魅力何在?|丸山正雄 × 宋欣颖# 在今敏导演去世10年后的现在,仍然继续影响着世界电影人的他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呢?我们采访了同今敏一路走来的制片人丸山正雄和台湾动画电影《幸福路上》的导演宋欣颖,看看他们怎么说→http://t.cn/A6q0S6FQ ​


影响世界电影人的动画导演——今敏,魅力何在?|丸山正雄 × …

近年来日本电影在世界上如何被看待?

本次推送以其中的“日本动画”部分为主题,将由日本与海外电影人在对话中探讨日本电影对海外的影响。由此,我们把目光放到在国际上绽放异彩、得到高度评价的今敏导演身上。在第一部长篇动画《未麻的部屋》 (1997)之后,他还制作了《千年女优》 (2002),《红辣椒》 (2006)等作品。2019年获得了动画界奥斯卡安妮奖的温莎·麦凯终身成就奖。去世10年后的他仍然受到许多电影人的尊敬。今敏作品的魅力是什么? 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的日本动画,独特性又在哪些地方呢?

丸山正雄是日本动画领域的重要人物,也是今敏导演多年来的老搭档。宋欣颖执导了台湾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得盛赞的原创动画电影《幸福路上》 (2017),同时她本人也是今敏导演的资深粉丝。来看看两位怎么说。


采访·撰文:麦仓正树 编辑:原里实(CINRA, Inc.) 主要照片: (c) 2006 Madhouse, Inc.and Sony Pictures Entertainment (日本) Inc.



“所有的台湾人都是观看日本动画长大的”


——在宋导演出生和成长的台湾,日本动画是如何被看待与熟悉的呢?

宋:我觉得可以说所有台湾人都是看日本动画长大的,对于台湾人来说日本动画真是太熟悉了。我自己也是这样,在我小时候特别喜欢看《小甜甜》、 《乔琪姑娘》等等。我的父亲喜欢看《无敌铁金刚Z》和《科学小飞侠》,我的母亲喜欢《樱桃小丸子》,我的家人们都在看日本动画。

宋欣颖


丸山:有很多人认为“动画片是给孩子看的东西”,这是一种偏见。在世界上,像台湾这样一家人都看日本动画的情况其实相当多。我想也许宋导演的父亲并没有《无敌金刚z》是“给孩子看的”或是“给成人看的”这样的意识。


丸山正雄


宋:是的。虽然我的父母已经70多岁了,但仍然喜欢看日本动画 (笑) 。认为动画片是“给孩子看的”这种观念对我来说倒是很不可思议。

同时期我也看美国动画片,小时候的我觉得“这好像有点幼稚……”,但《小甜甜》就不一样了!什么是爱,什么是友谊,什么是女孩追逐梦想?这些都是《小甜甜》在我童年的时候教给我的。

丸山:首先,我认为日本动画的特点是“故事”。这是从日本电视动画片《铁臂阿童木》 (1963)时代开始就奠定了的,曾是漫画家的手冢治虫先生希望通过《铁臂阿童木》描绘“正义的故事”,“动画”只是一种表现手法。

丸山:然后,日本动画的特殊之处还在于日本长久以来有着看漫画的文化。漫画的题材、种类之丰富,在世界其他地方都很难看到;不仅仅是孩子,成年人也看。手冢治虫最初是画漫画的,今敏也是这样。正因为有漫画文化这个基础,才成就了类型多样的动画,才使得动画能被日本大众广泛接受。



虚实穿梭、动画表现特有的乐趣


——丸山先生觉得宋导演的电影《幸福路上》 (2017)怎么样?

丸山:这是一部非常精彩的电影,我觉得和我们自己制作的作品对照,有种很近亲的感觉。当然,这部电影中描绘的是台湾的风景,故事背景是台湾的现代史。但我感觉这仿佛就是我生活的世界。我认为那是因为这部电影描绘的是一种人类的本质,是具有普遍性的感受。不是为了动画而动画,而是先有故事,然后才是用动画形式进行表达的一部作品。

宋:谢谢。能够从与我最敬爱的今敏导演合作多年的丸山先生这里获得这样的评价我感到非常荣幸。

 

——听说宋导演在日本动画片中尤其受到了今敏导演作品的影响?

宋:是的。我第一次看到今敏导演的作品时已经过了30岁了。当我看到《千年女优》 (2002)的时候真的震惊了。让现实与虚构如此精彩地交错、也太令人惊叹了。

宋:之后,我又看了导演的早期作品《未麻的部屋》 (1997)。这部电影也非常精彩,它将人物内心的恐惧用虚实交织的手法表现出来,实在是太厉害了。在那之前我没有动画制作的经验, 直到那时候我才茅塞顿开“原来用动画可以实现这样的表达”。这正是我想通过影像来表达的内容之一。

丸山:在《幸福路上》中也有一幕是关于孩童时期回忆和梦想与现实交错,那一幕诠释了动画独有的乐趣。

宋:谢谢。今敏导演对我的影响已经进入潜意识水平了(笑)。在影像制作的过程中我最喜欢的工作是剪辑,剪辑确实是对时间施加魔法的工作,我认为今敏导演是“时间魔术师”。



动画导演,今敏的独特性是什么


——到目前为止,丸山先生与很多杰出的动画导演都有过合作,那今敏导演的独特之处在哪些地方呢?

丸山:最重要的是画的力量吧。他原本就是画漫画出身,表现力、作画速度和数量……要让我说的话、他就像是为动画而生的吧 (笑)。所以才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完成如此高质量的作品。想做的事情,可以用自己的画来表达,而不是用语言来表达。我个人认为,他的画作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是无与伦比的。

还有一个就是多彩的作品风格。早期的《未麻的部屋》是心理恐怖片,接着《千年女优》算是文学电影,再之后的《东京教父》 (2003)是喜剧,而《红辣椒》 (2006)是科幻片。无论做什么类型的影片,都能构建出自己的世界,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地方。


《东京教父》。无家可归的三个人在圣诞节晚上捡到一个婴儿,为寻找其母亲而奔走

 

——今敏导演的作品,比起日本国内的一般观众,似乎在海外受到更多创作者的高度赞赏,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于这一点您怎么看?

丸山:我也很单纯地好奇“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笑) 。一个原因可能是日本国内的动画片数量极其庞大,要从中选出自己喜欢的会非常困难;相比之下,出口到海外的作品数量就比较有限,找到合自己口味的作品可能会比较容易吧?

我能想到的另一个原因是,今敏的作品对观众的解读能力的要求是很高的。当然,有一部分观众确实只是单纯享受作品带来的快乐,然而在海外,特别是一些美国的电影导演们,被今敏作品中深刻的那部分深深吸引。


——除了动画导演,还有达伦阿罗诺夫斯基导演和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等真人电影导演,都公开表达过今敏作品对他们的影响。

丸山:我和今敏都只是单纯地想做一些我们自己认为有意思的东西。这个“有意思”,既可以是“通俗易懂”,相反地也可以是“这里要如何理解?”的一种思考。即便初看可能比较难懂,但过段时间说不定能豁然开朗……是的,我和今敏一直以来都希望观众能真正看懂,理解我们的作品。

即使是10年或20年后,观众若能有“啊,原来作品想表达这个意思”的感悟时刻,我会感到很开心。浅显易懂的作品肯定有其他人在做了,我们不如就做一些自己觉得真正有意思的作品,即便可能会被认为有些难懂。我们也确实把这个想法自始至终贯彻在创作中。

宋:在我看来,成功的作品有两种,一种是在面世后立刻爆红的;另一种是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不断被讲述的。今敏导演的作品显然是后者。

丸山:没错。

宋:正如丸山先生所说,并不只有一看就懂的才是好作品,对于作品来说重要的不是看懂而是感受,比起是否容易理解,是否能引发心灵的共鸣才更为重要。

我认为今敏导演的作品是深受各个领域的创作者、动画工作者以及真正热爱动画的人所认可与喜爱的。因为这个群体是最期待能看到新颖大胆的作品,看到动画创作手法上的创新的。同样,他们也是一旦遇到好作品便立刻想把它分享给更多人的一群人。

今敏导演的作品可能在上映之初没有立刻成为热点,然而,他作品的粉丝将继续讲述它的精彩之处,他的作品今后也肯定不会被遗忘。




丸山正雄(Masao Maruyama)

制片人。1965年,他加入了手冢治虫创办的以动画专业制作为母体的株式会社虫制作公司。1972年设立madhouse(现在:madhouse株式会社)有限公司。除了今敏导演所有作品的策划和制作,他还参与了细田守导演的《穿越时空的少女》 《夏日大作战》和片渊须直导演的《新子与千年魔法》 《在这世界的角落》等。目前是株式会社工作室M2的董事长兼社长。


宋欣颖

1974年出生,来自台北。她在京都大学学习电影理论,并在哥伦比亚芝加哥大学获得电影硕士学位。短片真人电影《红鞋子》 (2009)和《单人华尔兹》 (2010)在许多国际电影节上放映。动画电影《幸福路上》 (2017)入围2019年奥斯卡金像奖长篇动画。目前正在制作第一部真人故事片《恶女》。





如果想阅读本期推文的原文,请点击左下角的「阅读原文」
如果想阅读其他日本电影人的采访及相关专栏,请移步以下链接:
https://jff.jpf.go.jp/zh/read/interview/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是日本唯一一所在世界各国及地区综合性地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事业的专门机构。1994年北京日本文化中心作为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的北京事务所成立。为加深中日两国相互理解,基于以上理念,本中心在中国各地举办了多种多样的活动及事业。主要活动分为文化艺术交流、日语教育、日本研究知识交流三个领域。


更多活动信息

官网http://www.jpfbj.cn

微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

☜ 微信(ID:jfbeijing)


#日本研究之窗——系列讲座(戏剧)第八讲:中日现代戏剧交流—…

#日本研究之窗——系列讲座(戏剧) 第八讲:中日现代戏剧交流——以日本新派剧、新剧和左翼戏剧对中国戏剧的影响为中心# 我们精心安排了“日本研究之窗”系列讲座,希望通过此次不受空间距离限制的活动,能够让更多的朋友们从中感受到日本文化以及日本研究的魅力。
【第八讲:中日现代戏剧交流——以日本新派剧、新剧和左翼戏剧对中国戏剧的影响为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刘平】→网页链接

日本研究之窗——系列讲座(戏剧) 第八讲:中日现代戏剧交流—…


*扫描或长按识别文末二维码可阅读本文的繁体字版文本。


  我们精心安排了“日本研究之窗”系列讲座,希望通过此次不受空间距离限制的活动,能够让更多的朋友们从中感受到日本文化以及日本研究的魅力。


第八讲:中日现代戏剧交流

——以日本新派剧、新剧和左翼戏剧对中国戏剧的影响为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刘平



主讲人介绍:刘平,男,河北迁安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课题:中国现当代戏剧。系中国田汉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话剧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曾担任文化部“文华奖”、“群英奖”、儿童剧、小剧场话剧评委;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戏剧奖·曹禺戏剧文学奖”、“中国戏剧奖·戏剧理论评论奖”评委;中国话剧艺术研究会“全国戏剧文化奖·话剧金狮奖”评委。

  著作有:《中日现代演剧交流图史》、《戏剧魂——田汉评传》、《田汉在日本》(合编)、《唐槐秋与中国旅行剧团》(合编)、《当代戏剧散论》《20世纪中国文艺图文志,话剧卷》、《中国话剧百年图文志》、《新时期戏剧启示录》、《追寻心灵之光一孟冰戏剧创作之路》。参加编辑《田汉全集》、《顾毓锈全集》和《中国话剧百年剧作选》、《中国话剧百年展》。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等报刊和《中国戏剧》、《剧本》等杂志发表多篇戏剧评论。



  听众朋友们好!中日戏剧交流源远流长,从古至今连绵不断,不仅促进了中日戏剧文化的发展,也增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今天,我来讲中日现代戏剧交流这个话题,主要以中日话剧交流为主。

  中国话剧的诞生,与日本戏剧(新派剧和新剧)的影响有密切的关系。这种影响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一)十九世纪初,受日本新派剧的影响,中国留学生在日本组织成立了春柳社,演出了《茶花女》、《黑奴吁天录》等话剧。后来,春柳社同人把日本新派剧的种子带回国内,促进了中国话剧——文明戏的诞生。

(二)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田汉等人留学日本,吸取大量日本文学、日本戏剧方面的艺术营养,从戏剧创作到戏剧运动都受到日本新剧的影响,中国由此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话剧。

(三)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左翼戏剧也受到了日本左翼戏剧的影响。在战争年代,中日之间的戏剧交流明显减少,但并没有间断。



一、春柳社的演剧与日本新派剧的影响

  1906年冬,中国留学生在日本东京组建了春柳社,发起人李叔同(息霜)、曾孝谷(延年)。春柳社的宗旨是:“以研究各种文艺为目的”,改良戏曲,目的是转变社会风气。先后加入春柳社者,有欧阳予倩、吴我尊、黄喃喃、李涛痕、马绛士、谢抗白、陆镜若等80多人。春柳社诞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受到日本新派剧的影响;二是受到中国国内政治和文艺方面的影响。

  日本的新派剧是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在自由民权运动中产生的一种改良戏。所谓“新派”,是与“旧派”(歌舞伎)相对而言的。新派剧是从角藤定宪所倡导的“壮士芝居”和川上音二郎发起的“书生剧”发展而来。角藤定宪和川上音二郎都是自由党的壮士,他们把演剧作为重要的宣传手段,直接宣传民主政治。角藤定宪在大阪联合一部分自由党壮士和青年学生,组织了“大日本壮士演剧会”。明治二十一年,在大阪新町座(剧场)初次演出了由角藤定宪的小说《豪胆的书生》改编的剧本《忍耐的书生与贞操佳人》,第二次演出了幸德秋水写的剧本《勤王美谈上野曙》。这两个剧本都有强烈的反对天皇政府的现行政策的性质。明治二十四年,川上音二郎在卯日座竖起“书生剧”的招牌,演出了《经国美谈》和《板垣君遭难实记》,这两个戏都具有强烈的宣传意味。从艺术上说,这些戏是一种改良的歌舞伎,但它的内容则与旧的歌舞伎完全不同,歌舞伎一般写历史题材,而新派剧所反映的却是当时日本社会中的现实政治问题。在日本戏剧史上,壮士剧第一次把艺术与当时的政治活动联系起来,这是过去不曾有过的现象。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春柳社的演剧活动。

  从中国国内的政治与艺术方面的状况看,春柳社成立时,正是满清封建王朝面临崩溃的末日、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蓬勃兴起的时候。资产阶级改良派和民主革命派适应民众的要求,及时地展开了思想启蒙运动,掀起了近代中国第一次向西方寻求真理的热潮。文学艺术领域也出现了改革的势头,相继而起的“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戏曲改良”等活动。当时,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梁启超在戊戌维新运动前后,就极力鼓吹借鉴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日本明治维新的经验。他还把文艺、戏剧的功能与救国图强联系起来,并带头撰写了很多针砭时弊的新传奇剧本,如《新罗马传奇》等。1905年,陈去病、柳亚子等人创办了我国最早的戏剧专门杂志──《二十世纪大舞台》,明确宣称“以改革恶俗、开通民智,提倡民族主义,唤醒钧天之梦;清歌妙舞,招还祖国之魂。”这些主张都把文艺、戏剧与时事政治结合起来,确实鼓舞了当时刚刚兴起的学生演剧运动。上海的京剧班也出现了“时装新戏”,如汪笑农创作改编的《潘烈士投海》、《黑籍冤魂》、《波兰亡国惨》等,汪优游等人所组织的“文友会”演出的《捉拿安得海》、《江西教案》等戏,都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以此达到抨击时政的目的。从艺术形式上看,明显地模仿了当时盛行的“改良京剧”。但这些戏还不是真正的现代意义上的话剧。因此,日本的新派剧就引起了中国留学生的极大兴趣。

  那么,春柳社在演剧方面受到日本新派剧的哪些影响呢?

  春柳社成员在日本读书期间,喜欢看日本的新派剧,并得到日本新派剧演员的指导、帮助和鼓励。李息霜和曾孝谷都是日本上野美术学校的学生,接触日本新派剧最早。他们拜访过日本戏剧家藤泽浅二郎先生,得到他的帮助和指导。陆镜若和藤泽浅二郎的关系也很密切,他们“不仅是朋友,而且是师生”。藤泽浅二郎办了一个俳优学校,陆镜若课余时间就到那里去学习,拜藤泽浅二郎为先生,跟他学演新派剧。春柳社上演《茶花女》、《黑奴吁天录》时,藤泽浅二郎都亲临现场指导。春柳社演出《黑奴吁天录》租用的剧场——东京本乡座,也是藤泽浅二郎亲自为他们联系的。陆镜若还参加过早稻田大学的文艺协会,跟随日本著名新派戏剧大家坪内逍遥博士学习新派剧。他还和日本著名的演员岛村抱月、松井须磨子以及早稻田大学演剧博物馆河竹繁俊一起演过戏,在《哈姆雷特》一剧里扮演过一个士兵。


藤泽浅二郎

(《中日现代演剧交流图史》,刘平著)


  在表演方面,春柳社成员也是学习或模仿新派剧演员的风格。如陆镜若学习伊井蓉峰,马绛士则学习喜多村绿郎,欧阳予倩看河合武雄的戏较多,受其影响很大。

  还有,春柳社演出的剧目有不少是模仿新派剧创作的,他们演出的《黑奴吁天录》、《热泪》、《猛回头》、《社会钟》等剧就是从新派剧改编的,舞台演出形式也是学习新派剧的。春柳社在东京的演戏,虽然没有预定的计划,也没有严密的组织,最初也无所谓戏剧运动,主要是由于对戏剧的爱好。但是,他们的演戏在国内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春柳旧主(李涛痕)说,这次演出(指《茶花女》)“一时别开生面,为中国四千年未有之新剧,观者皆欢迎之。”


春柳社1907年在日本东京演出《茶花女》,李息霜饰茶花女(左)

(《中日现代演剧交流图史》,刘平著)


《黑奴吁天录》海报,春柳社1907年6月在日本东京本乡座演出海报。

(《中日现代演剧交流图史》,刘平著)


《黑奴吁天录》,春柳社1907年6月在日本东京本乡座演出

(《中日现代演剧交流图史》,刘平著)


  1910年的暑假,陆镜若由日本回国,在上海成立新剧同志会,不论是剧本创作还是演出风格都学习日本新派剧。他把日本新派戏作家佐藤红绿的《潮》改译成中国剧本演出,剧名叫《猛回头》。1911年排演了话剧《社会钟》,是他根据佐藤红绿的作品《云之响》改译成中国剧本的。



二、田汉的话剧创作与日本新剧的影响

  上世纪二十年代,留学日本的中国学生依然很多,如郭沫若、郁达夫、田汉、成仿吾、郑伯奇、白薇、张资平、陶晶孙等人,其中与日本戏剧界交往比较多并受到日本戏剧影响的,田汉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田汉

(《中日现代演剧交流图史》,刘平著)


  1916年田汉在舅父易梅园先生的帮助下,实现了去日本留学的愿望。当时,西方文化大量涌入日本,新剧也在戏剧改良中诞生。新剧与新派剧不同,新剧是西方式的表演风格,新派剧是从歌舞剧改良而产生的一种演剧样式,是把歌舞伎的唱改为说,但舞台演出还带着锣鼓点。当时的日本,新剧剧团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如文艺协会、自由剧场、艺术座、舞台协会、无名会等。那时,热心于戏剧改革的日本戏剧活动家们,一方面在戏剧改革实践中进行各种探索,创造出与歌舞伎不同的演剧形式;另一方面,他们大量翻译欧洲各国著名剧作家的作品,以充实舞台演出。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易卜生(Henrik Johan Ibsen)、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王尔德(Oscar Wilde)、霍普特曼(Gerhart Hauptmann)、梅特林克(Maurice Maeterlinck)、契诃夫(Аnton Chekhov)等作家的作品都在日本舞台上演出过,并产生了很大影响。田汉在国内就喜欢戏剧,但以前看的是京剧和湘剧,对日本舞台上出现的新剧从未看到过,所以感到很新鲜,他说:“到东京后适逢着岛村抱月和名女优松井须磨子的艺术剧团运动的盛期,上山草人与山川浦路的近代剧协会也活动甚多,再加上由五四运动引起的新文学运动的大潮复澎湃于国内外,我才开始真正的戏剧文学的研究。”

  田汉在日本最早看到的近代剧,是艺术座演出的霍普特曼原作、楠山正雄翻译的《沉钟》;在公众座演出的松居松叶根据苏德曼(Hermann Sudermann)原作《故乡》改编的《神主之女》;在东京有乐座看由民众座演出的梅特林克的《青鸟》;后来在有乐座又看了《威尼斯商人》、《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少奶奶的扇子》)和《万尼亚舅舅》等剧,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看《青鸟》后说,看这个戏“长了许多见识,添了许多情绪,发了许多异想”。

  为了更多地了解日本文艺界的情况,田汉还常常去参加日本戏剧界的各种集会,拜访日本作家,他交往最多的日本作家是厨川白村、佐藤春夫和谷崎润一郎。

  厨川白村是日本著名的创作家和文学理论家,被称为唯美派,他最重要的理论著作有《苦闷的象征》和《出了象牙之塔》等。1920年,田汉去拜访厨川白村先生,受到热情接待,厨川白村先生对田汉说:“翻译事业,固然要紧,在建筑自然主义,最好多译易卜生的。”他还说:“凡是创作家只消尽力地去创作,别管评论家底是非毁誉。”田汉“很感佩这句话”

  后来,田汉又去拜访过佐藤春夫和谷崎润一郎先生,两个人都是唯美派作家。田汉很喜欢读他们的作品,回国后他翻译过佐藤春夫的《田园之忧郁》、《殉情诗集》,翻译过谷崎润一郎的《人与神之间》等小说,在戏剧创作上也深受这两位作家的影响。

  此外,田汉还翻译了很多日本剧作家的作品,有:菊池宽的《父归》、《屋上的狂人》、《海之勇者》、《温泉场小景》;小山内薰的《男人》;山本有三的《婴儿杀戮》;中村吉藏的《无籍者》;武者小路实笃的《佛陀与孙悟空》、《桃花源》;岸田国士的《戏剧概论》等等。这些对于田汉的创作思想的形成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因为受到日本剧坛的新气象的影响,田汉从那时开始就立志做戏剧家。他最初看了日本新剧团体演出的新剧时,联想到中国戏剧舞台的凄凉景象,从内心感到一种难以言表的苦闷与焦急。1920年他在给郭沫若的信中说:“记得在上海共舞台看过小香红她们演《宏碧缘》,使我起一种感想,就是她们资质都不错,可惜既没有好脚本教她们去演,又没有好教育教她们如何演,更没有好观剧阶级了解她们演的是甚么,觉得此后我们的责任真是重。”他在信中明确表示要做“中国未来的易卜生”。

  在剧本创作方面,田汉学习、借鉴日本剧作家的创作方法。如他创作的《苏州夜话》,是一部表现反战内容的戏。从内容上说,这个剧有武者小路实笃《野岛先生之梦》的影响,一是两剧中的人物设置几乎是同样的,二是《苏州夜话》中卖花女控诉战争罪恶的台词与《野岛先生之梦》中芳子诅咒战争的话有相似之处。从人物的情感方面说,《苏州夜话》中的老画家又与菊池宽《父归》中的父亲有相似之处,尤其是他们的那种“负疚”、“忏悔”的心情。而《苏州夜话》中老画家与女学生杨小凤谈情的一场戏,又与秋田雨雀《Asparus(喜剧)》一剧中的主人公艺术家与女学生山村京子谈情时的场面有相似之处。然而,田汉创作《苏州夜话》一剧时又确实有着自己的模特儿和生活体验。他是以南国社的一位女演员唐叔明的身世为依据,其中的老画家和女学生杨小凤是以唐槐秋和欧笑风为模特儿创作的。他后来创作的《垃圾桶》有山本有三的《婴儿杀戮》的影响,《火之跳舞》有《骷髅的跳舞》的影响,但在立意上却不完全相同。《婴儿杀戮》和《骷髅的跳舞》表现民众与政府的对抗,《垃圾桶》和《火之跳舞》则表现了贫富不均而引发的各阶层之间的矛盾与斗争。


秋田雨雀

(《中日现代演剧交流图史》,刘平著)


  此外,田汉的《南归》与中村吉蔵的《无籍者》有内在的联系;《落花时节》与仓田百三的《出家及其弟子》也有着内在的联系。《南归》和《无籍者》都是表现流浪者生活的作品,但剧中反映出来的情调是不同的。《无籍者》一剧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塑造了一个虽然身为乞丐,地位低下,但面对侮辱他的“强大者”却敢于反抗、不卑不亢的流浪者形象;而《南归》中的流浪者虽然人格上不卑不亢,但情绪上却常常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感伤。《落花时节》中宣扬爱是无限的、神圣的,不是自私的观点,显然受到了《出家及其弟子》剧中“不以爱恋人之故而损害他人”的精神的影响。

  1922年,田汉与妻子易漱瑜从日本回国开展戏剧活动,创办南国小剧场,组织学生演戏,也是受到日本筑地小剧场的影响。

  在这里,还应该谈到鲁迅与武者小路实笃的交往。

  鲁迅与武者小路实笃没有见过面,因为鲁迅翻译了武者小路实笃的剧本《一个青年的梦》,两人却有过一段文字因缘。

  武者小路实笃是日本的进步作家,他是战争的反对者,希望着和平的到来,他写《一个青年的梦》,是因为他目睹了战争给各国人民造成的灾害,想以这篇作品促使世界人民的觉醒,起来反对战争。鲁迅正是看中了作者反对战争、祈盼和平的“真诚”,翻译了这篇作品。武者小路实笃从杂志上看到《一个青年的梦》的中文译本,心情非常激动,立即给鲁迅这位“未知的支那友人”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我的《一个青年的梦》被译成贵国语,实在是我的光荣,我们很喜欢。……在这本书里,放着我的真心。这个真心倘能与贵国青年的真心相接触,那便是我的幸福了。”



三、日本左翼戏剧对中国戏剧的影响

  尽管30年代初发生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战争,但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以及文化方面的交流并没有中断。1933年,杜宣、沙文汉、陈修良、蒋宛如、顾凤城、李祥麟、林焕平、颜一烟、吴天、刘汝醴等人去日本留学,与日本的文化艺术界结下了深厚友谊。

  1935年春天,杜宣等几位留学生在东京成功地演出了曹禺的《雷雨》,这次活动从一开始就得到日本戏剧家们的关心与帮助。如日本戏剧界的前辈秋田雨雀先生帮忙联系筑地小剧场给予帮助。筑地小剧场是日本左翼戏剧中心,剧场部的同仁从舞台设计到灯光、布景、道具、音响等都给予中国留学生极大的支持。东野英治郎和许达(朝鲜人)两君来帮助化妆。没有演出场所,就由邢振铎去租借商科大学的礼堂——一桥讲堂。当时在日本的巴金非常认真地看了《雷雨》的演出,很是兴奋。

  《雷雨》演出后,在东京的中国留学生中,形成了一次大家热爱戏剧的高潮,于是成立了“中华留日学生戏剧座谈会”,参加的会员多达四五十人。从此以后,他们连续不断地演出了:果戈理的《视察专员》,托尔斯泰原著、田汉改编的《复活》和田汉的新作《洪水》等剧。每次演出都得到秋田雨雀先生的热情帮助。经秋田先生介绍,演出场所均在筑地小剧场。当时场租每场为100(日)元,因为秋田先生的关系,场租减半每场只收50(日)元。

  1935年10月12日、13日,“中华留日学生戏剧座谈会”在神田一桥讲堂公演了洪深的《五奎桥》和李健吾的《这不过是春天》等剧。

  经秋田雨雀先生的介绍,杜宣等人认识了村山知义先生,这样就更加强了他们与日本左翼戏剧的关系。村山先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多面手,他是小说家、剧作家、戏剧理论家,又是出色的导演和舞台设计。在此后的两年间,新协剧团和新筑地剧团演出的所有剧目,杜宣等人几乎一个不漏地去看,有《石田三成》、《天佑丸》、《夜明前》、《夜店》、《樱桃园》、《昆虫记》、《马门教授》等。为了学习舞台方面的知识,他们有时还去看排演,向演员和导演请教问题。当时最出色的男演员是龙泽修、千田是也、薄田研二、三岛雅夫等人,女演员是岸辉子、东山千荣子、细川近子等人。舞台设计是伊藤熹朔,导演是村山知义、久保荣、千田是也。他们同日本这些艺术家们建立了友谊,学到了很多戏剧方面的知识。对他们后来的戏剧创作和舞台实践产生了很大影响。


村山知义

(《中日现代演剧交流图史》,刘平著)


  后来,一批留日学生组织了“中华国际戏剧协进会”,演出了曹禺的另一剧本《日出》。时间是1937年3月19日至21日,地点在神田的一桥讲堂。扮演剧中女主角的是专为演出该剧而赶来日本的凤子女士,她在复旦剧社演出《日出》时就扮演女主角陈白露,获得一致好评。秋田雨雀先生看了《日出》后说:“中国学生能演出这样的剧,中国能有这样的剧作家,就证明中国是决不会灭亡的!”


1937年春,凤子应“中华”留东同学会话剧协会邀请赴日本演出全本《日出》,凤子主演陈白露

(《中日现代演剧交流图史》,刘平著)


  因为战争的原因,中日戏剧交流曾一度中断,但两国戏剧家在戏剧交流方面奠定的友谊却深深扎根在人们心中,成为中日戏剧交流史上一段佳话,其影响至今犹存。



注释:

①柳亚子:《〈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1904年)。

②春柳旧主:《春柳社之过去谭》,《春柳杂志》第2期第111页,1919年1月1日出版。

③田汉:《创作经验谈》,载《创作的经验》第65页,上海天马书店1933年版。

④见《三叶集》第103—104页、81页,上海亚东图书馆1920年5月版。

⑤田汉:《新罗曼主义及其他》,载《少年中国》第1卷第12期,1920年6月15日出版。

⑥见:《三叶集》第122页,上海亚东图书馆1920年5月版。

⑦见《三叶集》第104—105页,上海亚东图书馆1920年5月版。

⑧参见唐槐秋《我和南国》,载《矛盾月刊》第2卷第5期。

⑨见颜一烟:《万大哥永生》,载1997年8月5日《北京晚报》。



本中心温馨贴士:文中图片均由本文作者刘平教授提供,并由刘平教授本人负责版权事宜。



感谢收听。下期将发表“20世纪80-90年代的中日戏剧交流”,由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于黛琴女士播讲。欢迎感兴趣的朋友们注意收听。



日本研究之窗 —— 系列讲座(戏剧)

题目及主讲人


第一讲 “中日先行艺能的交流、融通与变异”

       麻国钧 中央戏剧学院 


第二讲 “日本能乐——“能”和“狂言”的鉴赏与研究”

       左汉卿 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


第三讲 “三合一的古典木偶戏——文乐”

       李玲 中国艺术研究院


第四讲 “传统与创新并举的古典戏剧——日本歌舞伎(上)”

       李玲 中国艺术研究院


第五讲 “传统与创新并举的古典戏剧——日本歌舞伎(下)”

       李玲 中国艺术研究院


第六讲 “中国近代戏曲与日本——京剧走向海外和京剧史研究的开端(上)”

       李莉薇 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第七讲 “中国近代戏曲与日本——京剧走向海外和京剧史研究的开端(下)”

       李莉薇 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第八讲 中日现代戏剧交流——以日本新派据、新剧和左翼戏剧对中国戏剧的影响为中心

       刘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第九讲 “20世纪80-90年代的中日戏剧交流”

       于黛琴 国家话剧院


第十讲 “从地下演剧到走向世界 ——蜷川幸雄与铃木忠志的戏剧轨迹”

       方军 上海戏剧学院


每周四(计划)发布,敬请期待!


阅读繁体版↓

https://www.jpfbj.cn/sys/wp-content/uploads/2020/12/xiju_episode8.txt
(扫描或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跳转)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是日本唯一一所在世界各国及地区综合性地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事业的专门机构。1994年北京日本文化中心作为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的北京事务所成立。为加深中日两国相互理解,基于以上理念,本中心在中国各地举办了多种多样的活动及事业。主要活动分为文化艺术交流、日语教育、日本研究知识交流三个领域。


更多活动信息

官网http://www.jpfbj.cn

微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

☜ 微信(ID:jfbeijing)


#2020东瀛新风映画季!昆明站!新年大礼#还剩一个星期时间…

#2020东瀛新风映画季!昆明站!新年大礼# 还剩一个星期时间和2020年说再见,是否有很多感慨,是否留下很多遗憾?没关系,2021已在可以望见的地方向你招手,我们的东瀛新风日影也将在新年伊始为昆明的影迷送上一份新年大礼。8部豆瓣超高评分的口碑之作打包送上,不求最新,只求最好。【开票日期:12月25日 周五 中午12点】,还不赶紧排片check起来~!详情→2020东瀛新风映画季!昆明站!新年大礼

2020东瀛新风映画季!昆明站!新年大礼

还剩一个星期时间和2020年说再见

是否有很多感慨,是否留下很多遗憾

没关系,2021已在可以望见的地方向你招手

我们的东瀛新风日影也将在新年伊始

为昆明的影迷送上一份新年大礼。

8部豆瓣超高评分的口碑之作打包送上,

不求最新,只求最好

还不赶紧排片check起来~!



昆明站 展映时间

2021年1月8日-1月17日


展映影院

昆明百老汇影城(顺城店)

昆明百美汇影城(恒隆广场店)


开票日期

12月25日 周五 中午12点


票价

百老汇会员40元 | 百老汇app 50元 

淘票票、猫眼 60元




详细片单及日程如下



上映影片

《风的电话》

导演:诹访敦彦

主演:Motora世理奈/西岛秀俊/西田敏行/三浦友和


©2020映画「風の電話」製作委員会

17岁的高中生小春,因东日本大地震失去了家,如今寄宿在广岛的阿姨广子家。在广子阿姨的悉心照料下小春得到了家的温暖。一天,广子阿姨忽然病倒,小春又一次感受到将要失去家人的焦虑和不安,在这种情绪的驱使下,她踏上了自灾后就再未回去过的故乡——大槌町的路。从广岛到岩手的漫长路途中,小春遇到了出手相助自己的公平(三浦友和饰);至今生活在福岛絮絮诉说着受灾那天故事的今田(西田敏行饰);通过和他们相遇,同他们拥抱,小春体会到好好活下去的意义。最终,她和路上偶遇的前福岛核电站员工森尾(西岛秀俊饰)结伴一起踏上回家的路。回到故乡的小春,冥冥之中被指引一般,走到一个被成为“风的电话”的电话亭前,胸中涌起和家人再一次说说话的念想——


诹访敦彦

1960年生于广岛,在东京造形大学设计专业就读时开始电影制作,1985年由本人自编自导并兼任制作和摄影的短片《分散的团伙》入选PIA电影节。此后参与过电视纪录片的拍摄,1995年创作的影片《追赶好莱坞的演员异端·上山草人》上映后获得好评。1997年,首次执导长篇电影《爱情二重奏》,并从此开始树立不提供剧本,全靠演员即兴表演的导演风格。这种实验性质的拍摄手法被用于多部影片中,包括1999年执导的翻拍自著名导演阿伦·雷乃经典代表作《广岛之恋》的《HStory》;以巴黎为舞台的日法合拍影片《一对完美的夫妻》;启用无表演经验的9岁女孩饰演女主角的影片《玉姬和伊娜》。
1999年凭借影片《二分之一的母亲》获得第52届戛纳电影节影评人奖、第14届高崎电影节最佳影片、第54届每日电影奖最佳剧本。2019年和著名法国演员尚皮耶李奧合作,完成影片《狮子彻夜未眠》。现担任东京艺术大学大学院映像研究课教授。



《孩子不想知道》

导演:冲田修一

主演:上白石萌歌/细田佳央太/千叶雄大/古馆宽治/齐藤由贵/丰川悦司


© 2020 “One Summer Story” Film Partners © Rettou Tajima / Kodansha Ltd.


美波是一名高中二年级游泳部的学生。一天,她和书法部的男生门司意外相遇,出于某些原因,他们相约一起去寻找同美波从小便分开的父亲。找到的这个尽管父亲有些行为诡异,他们还是在海边小镇安顿下来,过起了暑假。
惬意的海风,清脆的风铃声……突然拥有了超能力?还有了初恋?!轻松欢快又紧张刺激的故事开启宝贵的夏日之旅。


冲田修一

1977年出生,埼玉县人,日本大学艺术学院影像科毕业。作为在日本和海外均有很高知名度的导演,近年执导的影片《有熊谷守一在的地方》(2018)、《莫西干回到故乡》(2016)、《去见瀑布》(2014),均获邀参加上海国际电影节,乌迪内远东国际电影节。影片《横道世之介》获邀参加东京国际电影节、法兰克福日本电影节。影片《啄木鸟和雨》(2012)荣获第24届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并摘得迪拜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最佳导演、最佳编剧三项大奖。执导的第二部长篇电影《南极料理人》(2009)在日本及海外均获得很高评价,《这完美的世界》(2006)为其拍摄的第一部长篇电影。在此之前,冲田修一也拍摄过很多短片,参与过电视剧的制作。



《大龙套》

导演:村桥直树

主演:山本耕史/齐藤由贵/寺脇康文/後藤宽人/吉田靖直


© 2019 YOSHIMOTO KOGYO


荻野谷幸三,64岁,是一名普通的牙科技术员,平时认真工作努力生活,靠着自己的一双手养大了儿子。看似平凡的他,内心藏着一个炙热的梦想——在各种电影中出演龙套。他所挂靠的龙套职业介绍所里,还聚集着很多和他一样的人。一天,一个纪录片摄制组找到了他,近距离跟拍他的龙套生活,通过不断拍摄到的真相,逐步揭露出一个事件。而揭开事件之谜的钥匙,就藏在影片画面的“某些”东西之中。

村桥直树

1979年生。曾就职于影视节目制作公司,参与制作过包括超能力娱乐节目、新闻报道在内的多类节目,担任过纪录片、音乐节目的制作人,随后进入NHK工作。35岁后开始电视剧的制作。主要作品有《透明的摇篮》、《女城主直虎》、《讨厌的女人》等。



《海边的电影院》

导演:大林宣彦

主演:厚木拓郎/细山田隆人/细田善彦/吉田玲


© 2020 “Labyrinth of Cinema” Film Partners/PSC


日本广岛县尾道市坐落于海边的唯一一家电影院“濑户内电影院”,即将迎来闭馆。
在一个暴风雨之夜,它即将进行最后一次通宵放映,上映《日本战争电影特集》。影片开始不久,观众中的几位青年,毬男(厚木饰)、凤介(细山田饰)、茂(细田饰)突然被一道闪电包围,穿越到了电影世界里。
从江户时代、幕末乱世、戊辰战争到太平洋战争的冲绳…三人跟着电影一起,游历了一遍“战争电影”中的世界。同时,随着战争历史的变迁,电影技术也从黑白无声电影,逐渐进化为有声电影和彩色电影。
三人在电影中分别遇到了希子(吉田饰)、一美(成海饰)、和子(山崎饰)这些纯洁无暇的女主角,但也眼看着她们被战争吞噬,牺牲。对三人来说,电影只是虚构的世界,而她们却存在于有血有肉的真实世界。于此同时“战争”也正在真实得逼近着——
故事的舞台转到到原子弹爆炸前夜的广岛,三人偶遇了移动剧团“樱队”和带队的女演员园井惠子(常盘饰),他们为了改变命运努力奔走着——

大林宣彦

1938年出生于广岛。独立制作影片《传说在下午,有时会遇到吸血鬼》在日本全国的画廊、大学等地上映后反响热烈。影片《大肚汉》获得比利时实验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拍摄过3000部以上的广告片。代表作包括以家乡尾道为背景,被称为尾道三部曲的《转校生》(82)、《跨越时空的少女》(83)、《寂寞的人》(85);《感官新世界》(98)(获柏林电影节国际影评人奖);《理由》(04)(获日本影评家大奖、导演奖、藤本奖) ;被称为战争三部曲的《空中之花长冈花火物语》、《原野四十九天》。2004年获颁紫绶褒章,2009年获颁秋季旭日小绶章,并被选为2019年文化功劳者。



《默片解说员》

导演:周防正行

主演:成田凌/黑岛结菜/永濑正敏/高良健吾


©2019 TALKING THE PICTURES Production Committee


染谷俊太郎(成田凌饰)从小就向往成为一名默片的弁士,用自己的解说打动观众。可惜事与愿违,长大后的他成了一个通过声音模仿为小偷团伙望风的假弁士。无法忍受如此生活的俊太郎决定逃离小偷团伙,逃到了一个小镇上,他在一家小影院“青木馆”里找了份工作。终于成为了货真价实的弁士的喜悦在俊太郎胸中激荡。然而, 等待着俊太郎的却是个性张扬的同事们和无尽的麻烦?!俊太郎的梦想和爱将去向何方……

周防正行
1956年生,东京人,立教大学文学部法语系毕业。1989年首次执导长篇电影《五个光头的少年》,本木雅弘主演。影片运用独特的幽默手法描绘了修行僧的青春故事,上映后受到业界瞩目 。1992年再次和本木雅弘合作,拍摄影片《五个相扑的少年》,聚焦学生相扑的世界,获得包括第16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在内的诸多奖项。1993年,参与成立电影制作公司阿尔塔米拉。1996年执导影片《谈谈情跳跳舞》,该片一举包揽第20届日本电影学院奖13个奖项,同时成功在海外公映,2005年被好莱坞进行翻拍。2007年拍摄的影片《正义之裁》聚焦刑事诉讼的内幕,引起社会广泛讨论,除荣获当年旬报日本电影十佳影片并位列第一外,也获得多个日本国内重要奖项。2011年和舞蹈家罗兰·佩蒂合作完成影片《跳舞的卓别林》。2012年执导影片《临终的信托》,挑战离终医疗题材,获得包括每日电影奖在内的诸多奖项。2014年的影片《窈窕舞妓》用丰富的歌舞镜头表现了京都的花街风情。2016年获颁紫绶褒章。



《一个船夫的故事》

导演:小田切让

主演:柄本明/川岛铃遥/ 村上虹郎


© 2019 “They Say Nothing Stays the Same” Film Partners


明治末年至大正年间,青山绿树环绕之中有一条河,船夫十市独自住在河边的简陋小屋,以划渡船为生,默默接送着往来河两岸的村民。终于,文明开化的浪潮席卷大山深处,河上将要架起一座石桥。村民们都期待着桥建成以后生活更便利,只有十市心情复杂。碰巧此时,十市的船碰上了一个顺河漂来的少女,十市照顾起了少女,却也从渡河客的口中听到一个骇人听闻的虐杀事件。少女究竟从何而来,又有怎样的过去?少女的出现填补了十市的寂寞,却也给他的人生带来惊涛骇浪……

小田切让

1976年2月16日生于冈山县。03年首次出演电影,参演黑泽清导演作品《光明的未来》。此后出演多部影片,获得许多演员奖项。代表作包括《少女杀手阿墨》(2003,北村龙平导演)、《血与骨》(2004,崔洋一导演)、《摇摆》(2006,西川美和导演)、《东京塔》(2007,松冈锭司导演)、《编舟记》(2013,石井裕也导演)等。出演的外国作品包括:《悲梦》(2009,金基德导演)、《荡寇》(2009,余力为导演)、《登陆之日》(2012,姜帝圭导演)、《白色女孩》(2018,杜可风 / 孙明莉导演)、《兰心大剧院》(2019,娄烨导演)。

近年出演的影片包括:《跨越栅栏》(2016,山下敦弘导演)、《滚烫的爱》(2016,中野量太导演)、《埃内斯托》(2017,阪本顺治导演)、《洗屋》(2018,片桐健滋导演)等。

此外,自己担任导演拍摄的影片有:《香蕉皮》、《Fairy in Method》(均为短篇)、《樱花般的人们》(中篇)获邀参加第38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负责了朝日电视台电视剧《回归的时效警察》(2007)第8话的剧本、导演和主演。本片为小田切让导演的第一部长篇电影。



《东京教父》

导演:今敏

主演:江守徹/梅垣义明/冈本绫


©2003 今 敏・マッドハウス/東京ゴッドファーザーズ製作委員会

GIN、HANA、MIYUKI是三个生活在新宿的流浪汉。一天,他们收到了一份意外的圣诞礼物——垃圾堆中发现的一个女婴。三人给她起名叫“清子”,并自告奋勇当起了她的教父。大雪纷飞的街头,三个流浪汉开始了寻找婴儿亲生父母的流浪之旅。在东京的阴暗角落,经历过人生大起大落的流浪汉们,将如何面对突如其来的命运突变,又将遇到怎样的奇迹。


今敏

1963年生于北海道。武藏野美术大学视觉表现学科毕业。以漫画家身份出版漫画单行本《海归线》(讲谈社,1990),《国际恐怖公寓》(讲谈社,1991)。随后工作重心从漫画转移到动画制作,1998年制作首部动画长篇《未麻的部屋》。此后,陆续独立执导制作了电影《千年女优》(2002)、《东京教父》(2003)、电视动画系列《妄想代理人》(2004),2006年发表《红辣椒》,此片改编自筒井康隆的小说《梦侦探》。

2010年8月24日因胰腺癌逝世,享年49岁。



《精神0》
导演:想田和弘
主演:山本昌知/山本芳子


© (c)2020 Laboratory X, Inc

本片的主人公叫山本昌知,是曾在柏林国际电影节获得赞誉的纪录片《精神》(2008)中的主角。如今,82岁的他突然决定退休。一直以来,他都以“我看的不是病,是人”、“倾听患者声音”、“最好的良药是人”作为行医准则。常年来他不断摸索,帮助受苦于精神疾病的人们减轻孤独感,让他们过上普通人的生活。在长久的陪伴中,患者视山本为“生命线”,对他有着深深的依赖,因此当得知他要退休时,心中产生了巨大的动摇。退休后的山本,等待他的将是同妻子芳子两个人的新生活……本片导演怀着敬意,将镜头对准了为精神治疗领域奉献一生后的山本。


想田和弘

1970年生,枥木县足利市人,东京大学文学部、纽约视觉艺术学院毕业。1993年起移居纽约。电影导演,编剧。自创了一种被称为“观察电影”的纪录片拍摄方式,提倡不预设剧本、台词,不使用背影音乐。代表作有《选举》(07)、《精神》(08)、《PEACE》(10)、《演剧1》(12)、《演剧2》(12)、《选举2》(13)、《牡蛎工厂》(15)、《港町》(18)、《大房子》(18)。作品曾在多个国际电影节中获奖。著作有《精神病与马赛克》(中央法规出版)、《我为何要拍摄纪录片》(讲谈社现代新书)、《演剧VS电影》(岩波书店)、《日本人想放弃民主主义吗?》(岩波booklet)、《狂热的法西斯主义》(河出书房新社)、《拿着摄影机,走出小镇》(集英社international)、《观察者》(三岛社)、《THE BIG HOUSE 记录美国》(岩波书店)等。





都拉到这里了,

相信你一定check完了排片

看完了作品简介,也看过了来自导演的vcr,闹钟定好了周五中午12点准备跃跃欲试

阿里噶多!!

昆明站是我们年内官宣的最后一站

但不一定是影展的最后一站哟~

一个不是预告的预告

记得持续关注东瀛新风映画祭

等一个来年初春的不期而遇,未完待续。

加耐!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是日本唯一一所在世界各国及地区综合性地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事业的专门机构。1994年北京日本文化中心作为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的北京事务所成立。为加深中日两国相互理解,基于以上理念,本中心在中国各地举办了多种多样的活动及事业。主要活动分为文化艺术交流、日语教育、日本研究知识交流三个领域。


更多活动信息

官网http://www.jpfbj.cn

微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

☜ 微信(ID:jfbeijing)


#2020东瀛新风映画季!!重庆站!!火热开售#踩着2020…

#2020东瀛新风映画季!!重庆站!!火热开售# 踩着2020年的尾巴,东瀛新风映画季终于登陆重庆!为圆去年因为疫情关系没能举办的遗憾,今天尽最大努力为大家带来了六部日影佳作。赶紧约上三五好友,去影院感受冬日里来自东瀛的暖风吧!详情→http://t.cn/A6qiVWse ​






2020东瀛新风映画季!!重庆站!!火热开售

踩着2020年的尾巴,
东瀛新风映画季终于登陆重庆!

为圆去年因为疫情关系没能举办的遗憾

今天尽最大努力为大家带来了六部日影佳作。

赶紧约上三五好友,

去影院感受冬日里来自东瀛的暖风吧!



重庆站

时间:12月25(周五~  1月3(周日)

场地:重庆百丽宫影城万象城店、重庆百丽宫影城国金店


登入百老汇官方app或淘票票、猫眼平台

选择影院,即可购票


票价

百老汇会员40元/ 百老汇app 50元

淘票票、猫眼 60元


所有影片均为日语中字




详细片单及日程如下



上映影片

《风的电话》

导演:诹访敦彦

主演:Motora世理奈/西岛秀俊/西田敏行/三浦友和


©2020映画「風の電話」製作委員会

17岁的高中生小春,因东日本大地震失去了家,如今寄宿在广岛的阿姨广子家。在广子阿姨的悉心照料下小春得到了家的温暖。一天,广子阿姨忽然病倒,小春又一次感受到将要失去家人的焦虑和不安,在这种情绪的驱使下,她踏上了自灾后就再未回去过的故乡——大槌町的路。从广岛到岩手的漫长路途中,小春遇到了出手相助自己的公平(三浦友和饰);至今生活在福岛絮絮诉说着受灾那天故事的今田(西田敏行饰);通过和他们相遇,同他们拥抱,小春体会到好好活下去的意义。最终,她和路上偶遇的前福岛核电站员工森尾(西岛秀俊饰)结伴一起踏上回家的路。回到故乡的小春,冥冥之中被指引一般,走到一个被成为“风的电话”的电话亭前,胸中涌起和家人再一次说说话的念想——


诹访敦彦

1960年生于广岛,在东京造形大学设计专业就读时开始电影制作,1985年由本人自编自导并兼任制作和摄影的短片《分散的团伙》入选PIA电影节。此后参与过电视纪录片的拍摄,1995年创作的影片《追赶好莱坞的演员异端·上山草人》上映后获得好评。1997年,首次执导长篇电影《爱情二重奏》,并从此开始树立不提供剧本,全靠演员即兴表演的导演风格。这种实验性质的拍摄手法被用于多部影片中,包括1999年执导的翻拍自著名导演阿伦·雷乃经典代表作《广岛之恋》的《HStory》;以巴黎为舞台的日法合拍影片《一对完美的夫妻》;启用无表演经验的9岁女孩饰演女主角的影片《玉姬和伊娜》。
1999年凭借影片《二分之一的母亲》获得第52届戛纳电影节影评人奖、第14届高崎电影节最佳影片、第54届每日电影奖最佳剧本。2019年和著名法国演员尚皮耶李奧合作,完成影片《狮子彻夜未眠》。现担任东京艺术大学大学院映像研究课教授。



《孩子不想知道》

导演:冲田修一

主演:上白石萌歌/细田佳央太/千叶雄大/古馆宽治/齐藤由贵/丰川悦司


© 2020 “One Summer Story” Film Partners © Rettou Tajima / Kodansha Ltd.


美波是一名高中二年级游泳部的学生。一天,她和书法部的男生门司意外相遇,出于某些原因,他们相约一起去寻找同美波从小便分开的父亲。找到的这个尽管父亲有些行为诡异,他们还是在海边小镇安顿下来,过起了暑假。
惬意的海风,清脆的风铃声……突然拥有了超能力?还有了初恋?!轻松欢快又紧张刺激的故事开启宝贵的夏日之旅。


冲田修一

1977年出生,埼玉县人,日本大学艺术学院影像科毕业。作为在日本和海外均有很高知名度的导演,近年执导的影片《有熊谷守一在的地方》(2018)、《莫西干回到故乡》(2016)、《去见瀑布》(2014),均获邀参加上海国际电影节,乌迪内远东国际电影节。影片《横道世之介》获邀参加东京国际电影节、法兰克福日本电影节。影片《啄木鸟和雨》(2012)荣获第24届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并摘得迪拜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最佳导演、最佳编剧三项大奖。执导的第二部长篇电影《南极料理人》(2009)在日本及海外均获得很高评价,《这完美的世界》(2006)为其拍摄的第一部长篇电影。在此之前,冲田修一也拍摄过很多短片,参与过电视剧的制作。



《大龙套》

导演:村桥直树

主演:山本耕史/齐藤由贵/寺脇康文/後藤宽人/吉田靖直


© 2019 YOSHIMOTO KOGYO


荻野谷幸三,64岁,是一名普通的牙科技术员,平时认真工作努力生活,靠着自己的一双手养大了儿子。看似平凡的他,内心藏着一个炙热的梦想——在各种电影中出演龙套。他所挂靠的龙套职业介绍所里,还聚集着很多和他一样的人。一天,一个纪录片摄制组找到了他,近距离跟拍他的龙套生活,通过不断拍摄到的真相,逐步揭露出一个事件。而揭开事件之谜的钥匙,就藏在影片画面的“某些”东西之中。

村桥直树

1979年生。曾就职于影视节目制作公司,参与制作过包括超能力娱乐节目、新闻报道在内的多类节目,担任过纪录片、音乐节目的制作人,随后进入NHK工作。35岁后开始电视剧的制作。主要作品有《透明的摇篮》、《女城主直虎》、《讨厌的女人》等。



《默片解说员》

导演:周防正行

主演:成田凌/黑岛结菜/永濑正敏/高良健吾


©2019 TALKING THE PICTURES Production Committee


染谷俊太郎(成田凌饰)从小就向往成为一名默片的弁士,用自己的解说打动观众。可惜事与愿违,长大后的他成了一个通过声音模仿为小偷团伙望风的假弁士。无法忍受如此生活的俊太郎决定逃离小偷团伙,逃到了一个小镇上,他在一家小影院“青木馆”里找了份工作。终于成为了货真价实的弁士的喜悦在俊太郎胸中激荡。然而, 等待着俊太郎的却是个性张扬的同事们和无尽的麻烦?!俊太郎的梦想和爱将去向何方……

周防正行
1956年生,东京人,立教大学文学部法语系毕业。1989年首次执导长篇电影《五个光头的少年》,本木雅弘主演。影片运用独特的幽默手法描绘了修行僧的青春故事,上映后受到业界瞩目 。1992年再次和本木雅弘合作,拍摄影片《五个相扑的少年》,聚焦学生相扑的世界,获得包括第16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在内的诸多奖项。1993年,参与成立电影制作公司阿尔塔米拉。1996年执导影片《谈谈情跳跳舞》,该片一举包揽第20届日本电影学院奖13个奖项,同时成功在海外公映,2005年被好莱坞进行翻拍。2007年拍摄的影片《正义之裁》聚焦刑事诉讼的内幕,引起社会广泛讨论,除荣获当年旬报日本电影十佳影片并位列第一外,也获得多个日本国内重要奖项。2011年和舞蹈家罗兰·佩蒂合作完成影片《跳舞的卓别林》。2012年执导影片《临终的信托》,挑战离终医疗题材,获得包括每日电影奖在内的诸多奖项。2014年的影片《窈窕舞妓》用丰富的歌舞镜头表现了京都的花街风情。2016年获颁紫绶褒章。



《东京教父》

导演:今敏

主演:江守徹/梅垣义明/冈本绫


©2003 今 敏・マッドハウス/東京ゴッドファーザーズ製作委員会

GIN、HANA、MIYUKI是三个生活在新宿的流浪汉。一天,他们收到了一份意外的圣诞礼物——垃圾堆中发现的一个女婴。三人给她起名叫“清子”,并自告奋勇当起了她的教父。大雪纷飞的街头,三个流浪汉开始了寻找婴儿亲生父母的流浪之旅。在东京的阴暗角落,经历过人生大起大落的流浪汉们,将如何面对突如其来的命运突变,又将遇到怎样的奇迹。


今敏

1963年生于北海道。武藏野美术大学视觉表现学科毕业。以漫画家身份出版漫画单行本《海归线》(讲谈社,1990),《国际恐怖公寓》(讲谈社,1991)。随后工作重心从漫画转移到动画制作,1998年制作首部动画长篇《未麻的部屋》。此后,陆续独立执导制作了电影《千年女优》(2002)、《东京教父》(2003)、电视动画系列《妄想代理人》(2004),2006年发表《红辣椒》,此片改编自筒井康隆的小说《梦侦探》。

2010年8月24日因胰腺癌逝世,享年49岁。



《精神0》
导演:想田和弘
主演:山本昌知/山本芳子


© (c)2020 Laboratory X, Inc

本片的主人公叫山本昌知,是曾在柏林国际电影节获得赞誉的纪录片《精神》(2008)中的主角。如今,82岁的他突然决定退休。一直以来,他都以“我看的不是病,是人”、“倾听患者声音”、“最好的良药是人”作为行医准则。常年来他不断摸索,帮助受苦于精神疾病的人们减轻孤独感,让他们过上普通人的生活。在长久的陪伴中,患者视山本为“生命线”,对他有着深深的依赖,因此当得知他要退休时,心中产生了巨大的动摇。退休后的山本,等待他的将是同妻子芳子两个人的新生活……本片导演怀着敬意,将镜头对准了为精神治疗领域奉献一生后的山本。


想田和弘

1970年生,枥木县足利市人,东京大学文学部、纽约视觉艺术学院毕业。1993年起移居纽约。电影导演,编剧。自创了一种被称为“观察电影”的纪录片拍摄方式,提倡不预设剧本、台词,不使用背影音乐。代表作有《选举》(07)、《精神》(08)、《PEACE》(10)、《演剧1》(12)、《演剧2》(12)、《选举2》(13)、《牡蛎工厂》(15)、《港町》(18)、《大房子》(18)。作品曾在多个国际电影节中获奖。著作有《精神病与马赛克》(中央法规出版)、《我为何要拍摄纪录片》(讲谈社现代新书)、《演剧VS电影》(岩波书店)、《日本人想放弃民主主义吗?》(岩波booklet)、《狂热的法西斯主义》(河出书房新社)、《拿着摄影机,走出小镇》(集英社international)、《观察者》(三岛社)、《THE BIG HOUSE 记录美国》(岩波书店)等。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是日本唯一一所在世界各国及地区综合性地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事业的专门机构。1994年北京日本文化中心作为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的北京事务所成立。为加深中日两国相互理解,基于以上理念,本中心在中国各地举办了多种多样的活动及事业。主要活动分为文化艺术交流、日语教育、日本研究知识交流三个领域。


更多活动信息

官网http://www.jpfbj.cn

微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

☜ 微信(ID:jfbeijing)


#日本文化线上研讨会|“改编”者宫崎骏——《魔女宅急便》的原…

#日本文化线上研讨会|“改编”者宫崎骏——《魔女宅急便》的原著与动画电影之间——#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日中交流中心将于2020年12月21日15:30~17:00(中国時間)举办日本文化线上研讨会(使用语言:日语),详情→http://t.cn/A6qIOFYR
注册网址→http://t.cn/A6qIWI3T ​

#日本研究之窗——系列讲座(戏剧)第七讲:中国近代戏曲与日本…

#日本研究之窗——系列讲座(戏剧) 第七讲:中国近代戏曲与日本——京剧走向海外和京剧史研究的开端(下)# 我们精心安排了“日本研究之窗”系列讲座,希望通过此次不受空间距离限制的活动,能够让更多的朋友们从中感受到日本文化以及日本研究的魅力。
【第七讲:中国近代戏曲与日本——京剧走向海外和京剧史研究的开端(下) 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教授 李莉薇】→日本研究之窗——系列讲座(戏剧) 第七讲:中国近代戏曲与日本——京剧走向海外和京剧史研究的开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