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WeChat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访日学者投稿『をちこち(遠近)』(3)


2016年度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访日学者,北京理工大学宫晓东教授,日前向基金会总部的电子杂志『をちこち(遠近)』投稿,发表了她在适老环境方面的访日研究感想和心得,我们把中文版与您分享。


中日适老环境建设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宫晓东


  2016年,在日本东洋大学生活环境设计学部(Life Environment Design, TOYO University)高桥仪平教授的邀请下,我得到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的支持,赴日本进行适老环境设计领域的研究和学习,为期三个月。在此期间,我走访了很多城市,还有机会参加了东京地区的福祉建设推进策略会的研讨,拜访养老机构,与国土交通省负责都市福祉建设的官员交流,这段时间的研究和学习,使我对中日两国在适老化环境建设方面的发展特点有了切身的体会。


图1 作者(前排右)与高桥仪平教授(前排左)和东洋大学的学生一起参观研学


  按照联合国的标准,中国自1998-99年全面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到2018年底,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已经达到17.9%,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达到11.9%(中国国家统计局,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902/t20190228_1651265.html2019-02-28发布),虽然从老年人口比例来看没有日本高,但老龄化发展速度快、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巨大。


  中国的适老建设起步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无障碍建设,以残障人群为服务对象,主要以公共道路铺设盲道、消除高差等设施建设为主。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发展,无障碍环境建设逐渐发展为面向包括老年人、残障人等在内的更广泛的弱势群体,探索建设具有更广泛包容性的通用环境建设。


  以北京市为例,政府建立了专项基金,支持残障人家庭进行无障碍基础改造,包括卫生间改造、房间动线加装扶手、消除高差、为听障人士家里安装闪光门铃等,以使弱势群体的家庭生活环境更加方便。经过十几年的努力,这项工作已经覆盖到全市,并逐步将高龄老人家庭也纳入了改造补助范围,改造标准也逐步提高,对改善弱势群体的家庭生活环境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在城市公共交通环境建设方面,北京以筹备08年奥运会为契机,对轨道交通站点进行了无障碍设施的升级改造,其中1号线、2号线因为修建较早,没有条件加装电梯,配置了辅助升降设施,其他新建线路均要求普及直梯,并在2009年出台了《城市轨道交通无障碍设计规程》来规范化相关建设,做到了全北京市各线轨道交通每站都至少配备一部直梯,方便了包括弱势群体在内的所有人。


图2  1号线建设年代较早,没有条件设置电梯,设置了辅助升降平台


  此外北京市的盲道、坡道、缘石坡道,以及在公共建筑和环境中建设无障碍卫生间等设施基本做到了全覆盖,改善了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并以北京为中心,推动了全国范围内的公共环境开展无障碍建设。


  总体来看,无障碍设计这一概念在中国一直延用至今,只是其内涵已经逐步从强调为残障群体服务,发展到为老年人、残障人、孕妇、儿童等更广泛的弱势群体服务,可以认为中国的无障碍设计与通用设计理念并无本质区别,也基本等同于适老环境的设计与建设,与日本的福祉设计、福祉环境建设概念基本一致。


  目前为止,中国的无障碍环境建设还主要聚焦在实体设施建设方面,包括建筑无障碍、设施无障碍、道路无障碍等等,但是在将设施与环境融合联系起来,形成系统化的无障碍环境方面,还亟需更多的实践探索。


  实体环境建设之外,中国对于适老社会环境建设仍处在探索阶段,人们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以及为老年人、残障人等弱势群体提供广泛参与社会活动的便利等方面仍然需要更多的推广和建设工作,同时科学合理的无障碍环境建设理念与方法也仍然有待于推广普及。


  日本是比中国更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在探索适老环境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更广泛深入的成果,积累了较多的经验,特别是在公共环境领域的建设以下几个特点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1. 在实体环境建设方面,日本能够将福祉设计的理念融入到环境建设的整体考虑中,做到了合理、连贯、和谐、优美。环境的广泛包容性不仅体现在硬件设施方面,也体现在信息设计方面,作为一个听不懂日语的外国人,我能够基本毫无障碍地乘坐各种交通工具,这一点令人印象深刻。

2. 福祉建设推进策略务实有效。在与各方交流的过程中,我了解到日本的重点区域推进策略,以及从小学生阶段就对孩子们进行关怀和爱护弱势群体的教育等等政策细节,很有触动,这些措施对于推动福祉建设的落地、营造对弱势群体更加友好的社会环境都是行之有效、值得借鉴和学习的方法。

3. 周到的服务是实体环境建设重要的补充。还记得我去某地中途需要换车,当我询问换乘信息时,车站服务人员不仅详细介绍,还担心我看不懂日文,一直带着我走到站台才放心离开,这些暖心的服务令人感动之余,也是对环境包容性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图 3 作者在东京TOTO科技中心介绍中国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发展并回答问题


  日本的经验,特别是推进适老环境建设的策略值得正面临人口迅速老龄化的中国学习,双方的沟通、交流与合作也对帮助更多的弱势群体、推动更广泛的适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宫晓东


1969年出生。北京理工大学教授,从事制定交通设施无障碍标准活动。除了本专业工业设计外,她对空间设计,交通机构,建筑等通用设计也广泛涉猎,是中国少有的行业专家。2016年宫教授参加了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日中知识交流强化项目,师从东洋大学高桥仪平名誉教授,以“适老环境设计”为题,进行了研究。


『をちこち(遠近)』日文

寄稿シリーズ「中国知識人の訪日ストーリー」

<3>

中国と日本の「高齢者にやさしい環境づくり」

链接

https://www.wochikochi.jp/relayessay/2020/09/3.php

(扫描或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跳转。外网打开较慢,请耐心等待。)


往期链接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访日学者投稿『をちこち(遠近)』(1)  日本乡村教育:培养热爱家乡有根的人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访日学者投稿『をちこち(遠近)』(2)  让老人更“安心”,中国能向日本学习什么?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是日本唯一一所在世界各国及地区综合性地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事业的专门机构。1994年北京日本文化中心作为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的北京事务所成立。为加深中日两国相互理解,基于以上理念,本中心在中国各地举办了多种多样的活动及事业。主要活动分为文化艺术交流、日语教育、日本研究知识交流三个领域。


更多活动信息

官网http://www.jpfbj.cn

微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

☜ 微信(ID:jfbeijing)


官方账号
OFFICIAL SITE

微信公众号: JFBEIJING
Copyright 2007 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甲6号SK大厦3层 电话:010-8567-9511
京ICP备090185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