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WeChat

日本研究之窗——系列讲座(文化) 第一讲:日本文化的历史特性


*扫描或长按识别文末二维码可阅读本文的繁体字版文本。


  我们精心安排了“日本研究之窗”系列讲座,希望通过此次不受空间距离限制的活动,能够让更多的朋友们从中感受到日本文化以及日本研究的魅力。



第一讲:日本文化的历史特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 崔世广



主讲人介绍:

崔世广,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日本东京大学、庆应大学、上智大学、皇学馆大学、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客座研究员,独协大学客座教授。曾任外交学院兼职教授、河南大学兼职教授、厦门大学讲座教授,现任大连外国语大学讲座教授。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青年优秀科研成果奖等奖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研究方向为日本文化、日本思想史、中日文化比较。出版主要学术成果有《近代启蒙思想与近代化》、《日本现代化过程中的文化变革与文化建设研究》、《神道与日本文化》、《文化、文学与中日关系》、《日本的自画像与他画像》、《21世纪初期日本的文化战略》等,另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纵观前近代的日本文化,既包含古代的、中世的、近世的等各种要素,又兼有日本的、东方的、西方的等不同因子,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如何从整体上把握日本文化的历史特性,不仅对外国人,就是对日本人来说恐怕也是一个难题。下面,将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以“历史的阶段性与内在的统一性”为视点对其进行解读。

一、日本文化的历史阶段性

  我们在梳理日本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阶段时,需要留意和综合考量以下几个因素:第一,在近代以前,中国文化在东亚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日本持续受到先进文化的强势辐射和影响,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发展存在某种同步现象;第二,伴随日本国内统治阶级以及文化承担者的更替,时代精神、社会趣向和文化嗜好发生改变,这又会影响到对外部文化的移植与改造;第三,由于日本历史上没有出现过文化革命,古老的文化层与新的文化层往往并存于同一时代;第四,随着日本历史的发展,社会下层不断抬头和成长,这些新成长起来的社会阶层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文化。这样,日本文化发展演变的历史,便同时也是文化层不断拓宽加厚的历史。

  日本传统文化的发展演变,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日本早期吸收大陆文化,形成农耕社会以及民族国家的时期,可以将其称为氏族时代的文化。公元前3世纪前后,伴随着新的种族和文化主体的渡来,水稻种植技术和铁器也从中国大陆传入日本。稻作农耕的采用,促进了生活的定居化和农耕共同体的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村落共同体的联合体——部落共同体,这些部落的联合与兼并,又形成了许多部落小国以及部落联盟国家。4世纪前半期,大和国统一了西起九州北部东至中部地区的广大区域,从而基本结束了地域国家分立的状态,开始进入了大和时代。到5世纪,大和朝廷的势力达到了除北海道以外的日本大部分地区,并于5世纪末建立了被称作氏姓制度的政治制度。

  随着农耕社会的确立、国土的统一以及统一国家政权的建立,日本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这主要表现在语言、社会结构、宗教习俗等方面。首先,日本语的形成。日本语言学界大都认为,在这一时期,作为联结民族之纽带、形成民族共同生活方式与心理之必要前提的日本语,已随着农耕社会和早期国家的形成而确立了。其次,日本式共同体主义人际关系模式的形成。这一时期,全国大大小小的氏族共同体,形成了以天皇氏族为顶点的纵向阶梯式主从关系结构。这一结构,不仅是氏姓制度下皇室与豪族以及豪族之间关系的模式,而且成为以后日本社会的基本结构,随着时代的进展不断在各种社会形态下得以展开和重建。再次,神道世界观的形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祭祀的固定化、经常化,各地出现了为祭祀自然神和氏族祖先神的神社。在大和朝廷统一整个日本和形成皇统谱的过程中,各种大大小小的共同体的氏神也形成了以天皇家族的祖先神——天照大神为主神的神统谱。这样,在大和朝廷建立统一国家的古坟时代,也形成了以农耕仪礼为主要内容,以神人一致、诸神之间有着等级序列关系为主要特色的系统化民族宗教——神道。

  日本传统文化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经由大化革新移植唐文化,建立中央集权的律令体制,到平安时代日本文化国风化的时期,可以将其称为王朝贵族时代的文化。大化革新是在当时国际背景下推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是日本统治阶层移植先进的唐朝文物制度,加强中央朝廷的权力,强盛国家的重大历史性事业。正因为如此,这次对大陆文化的移植,不仅积极主动而且目的明确,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意识形态等各个领域。经过日本统治阶层的努力而建立起来的律令国家制度,已俨然具有了“小唐朝”的外观。在意识形态方面,积极移植佛教和儒教,佛教被当作镇护国家的要法,用来护佑国土和五谷丰登,儒教也被用来加强天皇的权威,为中央集权的律令体制服务。由于统治者的倡导,在文学、建筑、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出现了猛烈的“唐风化”风潮。

  但是,到平安中期以后,律令体制渐趋崩坏。唐朝的衰退,使前期移植的唐文化失去了外在样板的力量,本来就缺乏深厚社会基础的律令制度走上被改造和否定的道路。这一时期,由于时代精神的变化,出现了文化的“国风化”。随着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变动,经过多年来对大陆文化的消化和吸收,在摄关政治时代形成了国风文化。最能表现文化国风化的是假名的创造,其结果使日本民族文学得到了极大繁荣。以《古今和歌集》、《源氏物语》、《枕草子》等为代表的日本民族文学作品,具有华丽、优美、纤细、柔弱、物哀等风格,突出地表现了日本人的审美特点。在美术方面,也创造出了以追求流畅、优美、美丽等为特点的国风化作品,如大和绘等。

  日本传统文化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从公家文化向武家文化转变,兼有吸收融合大陆禅宗文化的时期,可以将其称为公武交替时代的文化。进入镰仓时代,与公武并立、武家渐渐取得对公家优势的时代潮流相适应,这一时代的文学艺术也在保留贵族文化特点的同时,出现了雄健、豪放、写实等反映时代动向的特征。在文学方面,和歌作为表现贵族心理和情趣的文学形式,放出了最后的光芒。同时,也出现了敏感接受时代动向,表现时代思索深化的随笔和历史书籍,如《方丈记》、《愚管抄》、《徒然草》等。最能反映时代气息而富有特色的是军记物语,如《平家物语》、《源平盛衰记》等,真实生动地描绘了武士们的活动。在雕刻艺术等方面,也产生了不少富于写实和有人情味的作品。

  镰仓文化中最值得注意的是镰仓新佛教的兴盛。这一时代创立的新佛教有日本净土宗、净土真宗、日莲宗、时宗等。另外,佛教中国化的结晶——禅宗也被移植进来,受到了武士阶级的欢迎。这些新佛教都以选择一个拯救之道(如念佛、禅、题目等),从一而修为特色,而排斥其他所有教义。另外,不同于以往的重视学问和长期修行的贵族佛教,新佛教反映了武士和庶民的要求,符合日本人喜好简易、现实和重实行的特点,使佛教向所有阶层、所有人开放。而且,新佛教将日本天台宗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成佛可能性发展为现实性(现世或死后均能成佛),从而将佛教变成了肯定现世的宗教,实现了改造佛教——佛教日本化的道路。

  室町时代虽然充满动乱,却是产业经济大发展的时代。在这一时代,农业、手工业、商业、交通业以及城市都得到了很大发展。究其原因,是因为大名们连年征战,对底层的统制力减弱。与此相应,地方和下层的独立意识却大大增强。于是,室町时代产生了以武士为首,町众和农民亦能享受的具有广泛庶民性的文化。最能反映室町文化庶民性的是连歌,此外还有御伽草子、能和狂言等。室町时代文化的一大特点,是对禅宗文化的吸收。这一时代的美术,在古来的优雅精神之上加之于禅的精神,形成了重简素和重幽玄的特色,在建筑、绘画、雕刻、庭园中得到充分体现。另外,还创造出了将美学观念、人际关系、宗教原理等纳入具体艺术形式的生活艺术,如花道、茶道、香道等。室町时代的文化,对日本以后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日本传统文化发展的第四个阶段,是武士阶级重建政治社会秩序和文化,同时着力吸收宋明理学的时期,可以将其称为武家时代的文化。在德川时代的锁国体制下,随着幕藩体制的确立、安定和产业的发达,创造出了以武士阶级为中心,又明显带有“士农工商”阶层色彩的文化。这一时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是具有现实主义倾向。其不仅表现在以合理主义精神研究自然科学以及古典文献方面,还表现在儒学家等对现实和人欲的肯定方面。另外,文学巨匠松尾芭蕉、井原西鹤、近松门左卫门等对现实生活、人的本能欲望、情爱与社会矛盾的描写,以及描绘市井生活的浮世绘的流行等,也是这种精神的集中体现。

  江户文化的一大特征,是对宋学为代表的儒学的吸收和改造。随着等级身份制社会的建立,主张“众生平等”的佛教被驱逐出了政治和“公”的领域,而强调上下支配服从关系的朱子学成为官方意识形态。可以说,江户时代的思想基本是围绕着朱子学而展开的。由于产生于中国大陆的儒学,与日本的社会结构和现实并不完全相符,到德川中后期,经过日本人的改造,终于形成了强调对自己主君的忠、对情欲相对宽容和以诚为中心的儒学,完成了儒学的日本化。江户时代的文化发展,还表现在复古国学的成立上。复古国学家们强调日本是神国,极力排斥儒教和佛教,认为儒佛使日本人丧失了符合天地自然精神的生活,他们依据神道思想一方面反对严格等级身份制下的强制性支配,一方面对幕府政治歌功颂德肯定现实秩序。复古国学的出现,从某种意义上标志着日本长期学习大陆文化历史的终结。


二、日本文化的内在统一性

  那么,呈现出历史阶段性的日本文化是否存在内在的统一性?换句话说,日本文化中是否存在着规定其自身发展的内在核心呢?答案是肯定的。在这里,我想将其称作广义上的神道世界观。

  丸山真男在上世纪60年代曾以《古事记》《日本书纪》《风土记》《万叶集》等为基本素材,析出了日本思想文化的“原型”或“古层”,认为这是日本在历史长河中吸收改造外来文化的原动力。无独有偶,加藤周一也同样依据这些文献的研究,指出日本在《万叶集》时代形成了“土著世界观”,这种世界观将会促使外来文化的日本化。另外,源了圆也认为,神道存在着令人惊叹的连续性,“当我们考察日本对佛教、儒教的接受方式和儒、佛在日本的变貌时,就会知道,也许是‘神道式的’东西作为无意识的民族心理在其中发挥了某种作用。”

  以上大家的研究表明,广义的神道世界观,可以视为日本文化中发挥内在统一性作用的核心要素。神道是日本民族土生土长的宗教,在日本文化的形成期,神道的基本性格应该已经形成了。神道这种固有民族宗教,反映着日本人与自然以及社会的关系,形成了日本社会的基础文化,在以后的历史发展中,起着规定、统合民族文化性格的作用。

  神道之所以具有这样的作用,原因之一在于神道乃扎根于日本风土的宗教。日本的自然条件比较优越,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周围有寒流与暖流经过;但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危害。这样的风土环境,是古代日本人产生神道信仰的基础。郁郁葱葱的森林,湍急的河流,突发的火山爆发,突如其来的台风等,对日本人的生活带来深远影响,使日本人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念。可以说,神道的产生是扎根于日本人的这种神灵观念的。

  另外,神道的产生与农耕生活也息息相关。日本在水稻农耕的基础上形成了生活共同体,在祈求神灵保护农业丰收以及收获后答谢神灵的祭祀场上,逐渐形成了神道。随着农耕社会的发展,神道也与农耕生活相结合,具有了祖先崇拜和农耕仪礼的内容。日本神道中保留的许多农耕仪式,都是水稻农耕传入日本后才形成的。而且,随着地域共同体和国家共同体的形成,神道也拥有了强烈的共同体主义性质。正因为神道深深扎根于日本社会,也才能一边吸收外来文化而发展壮大,一边承担起延续民族文化基因,并对外来文化进行改造的任务。

  也就是说,神道既是自然发生的宗教,也是“农耕共同体的宗教”。这种共同体是人与自然的共同体、人与社会的共同体,还是人与神灵的共同体。即神道是将自然、社会、神灵融为一体的宗教。这种与日本的风土、历史、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神道,经过长期的发展和积淀,成为了日本民族的集体无意识,成为日本文化的潜在意志,规定着日本文化的特性。

  神道的特性规定着日本移植、改造外来文化的基调。日本人在将大陆的佛教移植过来后,按照自己的风土人情和生活原理加以改造,到镰仓时代后佛教完全世俗化,来世主义的佛教被改造成了现世主义的佛教。另外,经过改造后的儒教,也抛弃或不再追求抽象性、思辨性的世界观,而将其伦理道德规范变为了适应等级制度的东西,对人的情欲也采取了较为宽容的态度,儒教成了与日本人共同体主义生活原理相一致的东西了。

  当然,由于神道不像佛教、儒教和基督教那样拥有完备的世界观体系,所以其在面对外来强势文化时,往往会像石田一良所说的那样,就像“换穿衣裳的偶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改变着自己的装扮,但其基本原理却顽强地保留了下来。在外来文化势力强大时,就改变自己的打扮,披上新的外衣,但一旦风头过后,又会以新的形式恢复自己的势力。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神道大体经过早期神道、神社神道、国家神道、神社神道与独立神社并存等几个发展阶段,也出现过广为人知的神佛融合、神儒融合的历史现象,这体现了神道的灵活性和强韧性。

  但是,在长期吸收、改造外来文化的过程中,神道也会发生某种分化和变形,并与日本化了的外来文化重新整合,按照日本人的现实生活需求实行功能分担,从而形成新的文化秩序。

  例如,佛教最初是镇护国家的意识形态,但随时代的变化对现实政治的影响不断变小,特别是到江户时代完全被排除出了公的领域。但是与此同时,神道与佛教两者却形成了新的分工,共同构成了日本人的宗教信仰世界。神道主要与人生及生活的仪礼有关,如出生、七五三节、成人仪式、结婚仪式,以及祈年祭、秋祭等。而佛教主要与往生仪礼有关,如丧葬仪式、盂兰盆节等。许多家庭既有神龛,又设佛坛;既参加神道祭祀活动,也参加佛教祭奠仪式。但是,无论神道还是佛教都是现世主义的,都是关注现实的宗教信仰,这一点根源于神道的现实主义。

  另外,儒教也是如此。在江户时代,日本虽然移植了具有很强思辨性的朱子学,但却在不知不觉中将其加以改变。经过日本人的改造,抛弃了朱子学的形而上学内容,儒家道德也与日本的社会结构及日本人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形成了日本的独自道德体系。即这种来自儒家的道德与“士农工商”的四民等级相结合,形成了武士道、町人道、农民道等阶级道德,由此向社会各个阶层普及,承担起了阶级道德教化的作用。

  还有,与缺乏严密的世界观体系的事实相对应,日本文化中虽然没有类似于中国思想中超越性存在的“道”,却形成了与现实生活需要相结合的、特殊主义的“道”,由之构成了日本的“道文化”。如所周知,在日本传统社会,拥有将某种思想观念与具体技艺相结合的各种各样的“道”,如茶道、花道、书道、画道、香道,以及剑道、弓道、空手道、相扑道等。这便是所谓的“文武两道”,对日本人的成长和人生修养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道”在基本精神方面与神道是相通的,如其具体性、封闭性,寓复杂于简单之中,既现实又超现实等等。也就是说,只要某种活动、行为达到了一定高度,具有了某种内容、仪式和精神内涵,都可以上升为“道”。实际上,每个领域都可以有自己的“道”,但这些“道”都是特殊主义的,并不志向于一般性和超越性,不具有普遍性和开放性。这种将精神性、规范性融于具体事物之中,重视仪式性和感受性的“道文化”,在根底上与神道有着相通之处,正是神道为日本的“道文化”准备了一般性基础。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说,历史的阶段性体现了日本文化的时代性,内在的统一性则保证了日本文化的体系性。两者的辩证统一使日本文化既具有丰富性,又具有一贯性,而这便是日本文化的独自特色。



主要参考文献:
1、加藤周一著、杨铁婴译《日本文化的杂种性》,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加藤周一著;叶渭渠,唐月梅译《日本文学史序说》(上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年版。
3、丸山真男著、区建英 刘岳兵译《日本的思想》,三联书店,2009年版。
4、武田清子編『日本文化のかくれた形』、岩波書店、1984年。
5、石田一良著、许极燉译《日本文化—历史的展开与特征》,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6、源了圆著、郭连友 漆红译《日本文化与日本人性格的形成》,北京出版社,1992年版。



感谢收听。下期将发表“中日僧侣往来与茶文化东传”,由浙江工商大学东亚研究院江静教授播讲。欢迎感兴趣的朋友们注意收听。



日本研究之窗——系列讲座(文化)

题目及主讲人


第一讲 日本文化的历史特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 崔世广


第二讲 中日僧侣往来与茶文化东传

    浙江工商大学东亚研究院教授 江静


第三讲 日本端午习俗中菖蒲文化与插花漫谈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教授 郑青


第四讲 走近日本香道艺术

    北京大学教授 滕军


第五讲 和食中体现的日本人的审美意识

    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教授 徐静波


计划每周四发布,敬请期待!


阅读繁体版↓

https://www.jpfbj.cn/sys/wp-content/uploads/2021/09/wenhua_episode1.txt
(扫描或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跳转)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是日本唯一一所在世界各国及地区综合性地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事业的专门机构。1994年北京日本文化中心作为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的北京事务所成立。为加深中日两国相互理解,基于以上理念,本中心在中国各地举办了多种多样的活动及事业。主要活动分为文化艺术交流、日语教育、日本研究知识交流三个领域。


更多活动信息

官网http://www.jpfbj.cn

微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

☜ 微信(ID:jfbeijing)


官方账号
OFFICIAL SITE

微信公众号: JFBEIJING
Copyright 2007 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甲6号SK大厦3层 电话:010-8567-9511
京ICP备090185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