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独立影院系列Vol.5】采访Forum仙台经理桥村小由美·长泽绫
探访独立影院:
采访Forum仙台经理桥村小由美·长泽绫
坐落于宫城县仙台市的电影院“Forum仙台”向我们推荐了小森Haruka&濑尾夏美导演的《双重之城/谱写置换地之歌》(2021年),以及城定秀夫导演的《阿尔卑斯看台的外缘》(2020年)。这两部作品都是在日本全国的独立影院巡回放映的热议之作。
此次,我们来到了“Forum仙台”,聆听该影院的桥村小由美经理,以及负责Forum Cinema Network全体影目选排工作长泽绫女士,讲述这座电影院的来历,以及日本电影的当下。
采访·文字:月永理绘 拍摄:西邑匡弘 编辑:国际交流基金
宫城县仙台市,是战国武将·伊达政宗开拓的一座“森林之都”。它是日本东北地区最大的一座城市,也是一座绿意盎然的美食之城。同时,它也是居住在市内的著名小说家·伊坂幸太郎作品中时常借用的故事舞台。实际上,他的好几部作品在拍成电影时,也是在仙台取的外景。“Forum仙台”和仙台站东口的姐妹影院“Cine La Vita”一起,被电影迷们所熟知。这座电影院的绿色招牌十分醒目,它就坐落在欢乐街·国分町和官公厅街略北的青叶神社大街上、此处还留存着伊达政宗开拓仙台时的风貌。Forum仙台的经理桥村小由美女士自1999年该影院营业起就一直在这里工作了。她出身仙台,非常喜欢电影,所以选择了在电影院工作。
桥村:我读大学时去了山形,开始在和我们这家电影院属同一集团的“Forum山形”打工,毕业后就直接在那里工作了。后来,我又在“Forum 盛冈”工作了四年,为了开一家“Forum仙台”,所以就回到了老家,大概是这么一种感觉。“Forum仙台”从1999年12月开始营业,当时大家都在为千禧年而吵嚷,所以我记得刚开始营业的时候特别辛苦。
“Forum仙台”“Cine La Vita”仙台地区总经理——桥村小由美。
运营“Forum仙台”的,是以东北为中心开设了十家电影院的“Forum Cinema Network”。Forum Cinema Network的董事长长泽裕二先生于1984年在山形市创立了日本第一家由市民出资建造的电影院——“Forum山形1·2”。长泽夫妇一边经营电影院,一边养育子女,逐渐将电影院的规模扩大到了包括仙台在内的全国7个城市之中。现在,长泽夫妇的女儿长泽绫和哥哥长泽纯共同担任全部Forum电影院的影目选排。
长泽:以前是由影院的经理直接和发行公司联络,现在则由我和哥哥统一负责影目的选排。话虽如此,如今一些特辑和企划等活动大多仍就由各影院的经理负责。各地Forum影院的经理都是个性强烈的影迷,一谈到电影大家的就聊得停不下来。我认为,经理们的这种个性可以反映在他们工作的各个影院中,这也是我们电影院的魅力所在。
另一方面,因为有总部的存在,所以在选片时,也能和比较主流的发行公司做交易,并由总部统一承担起会计和人事业务。这样就能一边平衡有盈余的影院和赤字的影院,一边推动运营的工作。虽然是独立影院,但我们是一个集团公司,这种独特的风格或许也正是“Forum Cinema Network”的优势所在。
长泽绫女士负责以东北为中心、开设了十家电影院的“Forum Cinema Network”整体影目选排工作
长泽女士可以说是和电影院一起长大的了。
长泽:我父母都在Forum山形工作,我家隔壁就是电影院,事务所和我家的客厅相连,二者仅一门之隔。平时其他工作人员,还有来电影院的推销人员都会很普通地出入我家,客厅里还经常会开一些机关杂志的编辑会议。桥村女士我也是从小就当成Forum工作的姐姐而熟识的。
Forum仙台一开门就诞生了超热门作品。那就是点燃了日本第一轮韩流热潮的韩国电影《鱼》(1999年)。
桥村:在Forum仙台开始营业前,我在东京的试映会上观看了《鱼》,当时大受感动。因为当时发行方cinequanon的相关人士说到“还没有决定在仙台的哪家影院上映”,于是我便恳请他们“那么请一定在我们家上映吧!”于是该片便在2000年1月上映了。之后就是连日的客满,这部影片成了一直放映到当年10月份的超热门作。当时的仙台几乎没有上映亚洲电影的地方,那之后我们也上映了不少韩国电影,比如李沧东导演的《薄荷糖》(1999年)等。
长泽:托桥村女士的福,Forum仙台也拥有了一批亚洲电影的固定影迷呢。台湾地区的电影特辑,也属于常规企划之一了。
桥村:我对亚洲电影突然开窍的契机,是从在Forum山形工作时,每年举办的特辑“中国电影的全貌”上开始的。起初客人来得并不多,但是作品数量很多,从准备到整理都很辛苦。于是我忍不住问“这个活动真的有必要年年办吗?”于是董事长就对我说“你要先看过作品再说吧。”于是我就看了陈凯歌导演的《黄土地》(1984年)和张艺谋导演的一些作品,立即就看得入了迷。
2005年,影院“Cine La Vita”于仙台站前开馆。(2009年该影院移至附近大楼)两座影院之间的距离很近,乘坐地铁甚至可以赶场连看。但是两影院的上映作品又是通过什么标准来决定的呢?
长泽:“Cine La Vita”离仙台站很近,所以位置很好找。一般面向“大众”类的电影就选“La Vita”,而面向“核心受众”的硬核电影则会选“Forum”,我们大致会如此区分。不过也并不是区分得特别明确。
我们虽是独立影院,但并不是专放文艺片的影院。只要是好作品,一些主流影片我们一样会上映的。前几天我们还上映了居住在仙台的伊坂幸太郎先生原作的好莱坞影片《子弹列车》(2022)。我们这家Forum电影院是“为影迷而存在”的电影院,这就是我们的初心。所以在选片方面,我们不会考虑自己偏爱哪一部影片,而是优先考虑住在这座城市的影迷们想要看什么。我们不挑电影类型和规模,所以选片范围是很广的。
“Forum仙台”的接待大厅。陈列着丰富多彩的上映作品传单和海报。
其实,倘若要问“什么电影是有独立影院风格的电影?”“什么是文艺片?”,想来是很难找到答案的吧。近些年来,独立电影和商业电影之间的分界线也越来越模糊了。
桥村:越是思索,最终越会导向这样的结论——说到底,它们都是“电影”不是吗?电影原本就没有什么大小区分。毕竟,“Forum仙台”的开场作品可是《黑客帝国》(1999年)呢。而且当时夜场电影放映的是在东京的独立影院颇受热议的《水牛城66》(1998年)。所以说,我们从一开始就没有在意过作品的流派和规模大小。当时有很多的年轻观众来看《水牛城66》,连日里都是客满。后来大受欢迎的作品里,还有位居我们电影院历代票房收入首位的《福音战士新剧场版:序》(2007年)和《摄影机不要停!》(2018年)。
在“Forum仙台”开门11年后的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袭击了东北全境。仙台市也遭受了极大的创伤,市内的影城因此被迫暂停营业数月。
桥村:幸运的是,Forum仙台所在的那条路地基强劲,建筑物本身几乎没有受损。震后约一周后解除了停水通告,电影院也马上开门了。
长泽:当时东北这边的交通完全出于停滞状态。什么都进不来,什么都出不去。我们只能用手头现有的上映素材去周转,所以也重新安排了上映时间表。
桥村:有一些影城甚至闭门了3个月甚至半年之久。很快我们就听到客人反馈说“刚买了《哆啦A梦》的预售券,结果电影院不开,看不到呀。”或“(两部连续的大制作日本电影)《SP》的第一部(野望篇)已经看过了,现在却看不到第二部(革命篇)了。”等等。而且电影公司那边也提了诉求,我们影院上映了很多平时不会选择的影片,很快就座无虚席了。
长泽:地震刚结束时,有一些声音认为“现在真的应该重开影院吗?”“眼下是看电影的时候吗?”,不过一旦再开,就能明显感受到大家是真的很想来电影院看电影。
地震后,距离“Forum仙台”较近的“仙台视听觉资料室”(仙台mediatheque)(2001年1月开业)设立了记录、发布东日本大地震之中发生事件的平台——“不能忘却的3·11中心”。滨口龙介导演等人住在仙台制作纪录片,与该平台保持着十分密切的关系。“Forum仙台”也收到了很多导演、演员等电影工作者们的应援。
桥村:地震发生后,大家真的都很关心东北的情况。有些客人会专程来仙台。有些导演之后还和我提到“地震之后,我来东北做过志愿者。”此外,也有来自海外的关心,比如维姆·文德斯导演就来过福岛。
长泽:2011年10月,举办东京国际电影节的时候文德斯导演来到日本,当时他就告诉我,自己一定要去福岛。他在Forum福岛免费上映了作品《皮娜》(2011年),甚至还前往被指定为计划避难区域的饭馆村。Forum福岛的经理是文德斯的超级粉丝,所以当时真的感动极了。
维姆·文德斯导演来访“Forum福岛”时的集体照片。中央靠后方的是维姆·文德斯导演,站在他前面的是长泽女士。
其实自过去起,就有一位电影导演会频繁来访地方上的独立影院。他就是桥村女士称之为“独立影院教父”的若松孝二导演。
长泽:若松导演的作品《芋虫》(2010年)在柏林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最佳女演员奖之后,进行了Forum四家电影院的巡回访问致辞。我和若松导演、寺岛女士一起走遍四家电影院,当时很多客人非常感动地说“这么有名的女演员和名导演竟然会来东北的独立影院呀!”
如今,导演独立制作、独立发行作品,并在全国电影院巡回上映的形态并不少见,但在当时可以说是划时代的做法。若松导演还在作品《11·25自决之日 三岛由纪夫与年轻人们》(2011年)上映时携主演井浦新先生在东北做了六家电影院的巡回访问。之后井浦新先生本人也开始带年轻演员们来访了。他还以此次新冠疫情为契机,和同行朋友斋藤工、渡边真理子等一同开展了电影院应援活动——“独立影院公园”。其实,在这一应援行动开展前,他们已经为继承若松导演衣钵,开展了很多为电影院增添活力的活动了。
新冠感染扩大,全国发布了紧急事态宣言后,“Forum仙台”和“Cine La Vita”也不得不暂时关闭了一个月。
桥村:不过,即便是在如此困难的时期,观影人数仍旧没有出现大幅的减少。年长客人中来观影的人数的确要比过去少了一些,但他们也绝不是彻底不来了。比较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年轻观众的数量还增多了。前几天我们上映了王家卫导演作品的4K版,当时除了一些以前起就是亚洲电影的粉丝之外,还有很多年轻人都来观看。因为我一直以为年轻观众是在持续减少的,所以这场面真的令人既高兴又惊讶。
董事长从过去起就常说“像咱们这样的小电影院,虽然很容易被波浪摇撼,但却不会翻倒。”继录像带、DVD之后,又有网络推送影片的兴盛,电影院陷入了愈发严峻的处境之中,但每每遇到冲击的摇撼,我们最终都没有被推翻,我认为这就是小型电影院独特的优势所在。
长泽:在Forum集团中,Forum仙台也是文艺片销售额比率最高的电影院。这说明我们也得到了常客的支持。之所以常客人数没有减少,也可以说是源自电影院自身的细致维护,以及日复一日的努力。
桥村:我们还在发行邮件杂志,现在注册人数已经约一万人了。如今其实常会出现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反响热烈,但却出乎意料地招揽不到多少客人的情况,但是我们发布了杂志之后却获得了切实的回应。另外,如今的主流做法是把电影的上映日程和上映时间都放在网上,但我们一定还会印在纸面上,摆在影院中。因为有不少老年人和仅靠这种印刷物来了解电影相关信息的影迷需要它。在影院内播放电影预告的时候,我们也是考虑到“如果是来看这种电影的客人,应该会喜欢这一类型”,并安排影片的。有不少客人是看过预告后,想着“哎呀,下次来看预告的这个片子吧!”于是决定再来的。
二位此次推荐了电影《双重之城/谱写置换地之歌》以及《阿尔卑斯看台的外缘》。《双重之城/谱写置换地之歌》的导演小森Haruka和濑尾夏美导演都以东日本大地震时来做志愿者为契机,暂时将活动中心转移到了东北,并作为一对艺术组合开展活动。
桥村:小森导演在仙台住过一段时间,也数次来过“Forum仙台”。负责摄影的福原悠介先生是仙台出身,他从读高中的时候起就时常会来我们电影院。小森导演的拍摄手法是从来不强迫别人做什么,就只是在旁边默默站着的那种。日本创作纪录片的导演中很少有她这样的类型,所以我非常希望她能继续加油创作。
长泽:《阿尔卑斯看台的外缘》的登场人物很少,它真的是一部“小”的电影。不过能感受到,参与创作它的所有人都深信这是一部非常有趣的影片,于是才将它拍出来的。虽然预算很低,但是这样一部有趣的电影能在独立影院热映,我真的很高兴。
“Forum仙台”向“JFF+INDEPENDENT CINEMA”推荐的日本电影《双重之城/谱写置换地之歌》(左)和《阿尔卑斯看台的外缘》(右)。
最后,我们聆听了受访者讲述Forum仙台所在的这条街道的魅力。
桥村:Forum仙台正对着的“青叶神社大街”,有着长达四百多年的历史。道路尽头就是供奉着伊达政宗的青叶神社。每年的五月份,我们这里都会举办“仙台青叶祭”。自从“青叶神社大街”成了动画《Wake up,Girls!》的故事舞台,斜对面的那家自1695年起开始营业的仙台粗点心名店“熊谷屋”,以及北临的“咖啡 bijou”就很受关注,甚至还有海外游客来这里做圣地巡礼。向南步行约5分钟,就是东北最繁华的大街——国分町了,那里有很多美味的餐饮店。而且步行即可抵达“仙台视听觉资料室”(仙台mediatheque)”,如果到了仙台,请大家一定来这附近散散步呀。
桥村小由美
“Forum仙台”“Cine La Vita”仙台地区总经理。生于宫城县。1989年学生时代进入Forum山形打工。1997~2001年,任职Forum盛冈的经理。1999年开业起担任Forum仙台经理。2013年起兼任Cine La Vita经理。
长泽绫
Forum Cinema Network 影目选排。1979年生于山形县。1984年,双亲创立的Forum山形开业。影院隔壁就是自家,自幼在硬核影迷的包围下成长。1998年赴美读大学。毕业后于纽约任Japan Society的电影上映策划·运营一职。2009年回国,担任Forum Cinema Network的影目选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