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体验日本电影中的迷人世界!

🎬免费体验日本电影中的迷人世界!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的第三届线上电影节【JAPANESE FILM FESTIVAL ONLINE 2024】,将在全球27个国家及地区免费放送25部日本电视剧和电影,邀您共赏精选作品!
*23部电影,2部电视剧(共20集)

【放映安排】
🎞️23部电影:2024年6月6日(上午11点)—19日(上午11点)
📺2部电视剧:2024年6月19日(上午11点)—7月3日(上午11点)

🎦注:作品的日期和数量因国家/地区而异。字幕多达16种语言。

完整片单将在5月初公布。
敬请期待!

#日本电影节在线##日本电影##日影##日本电视剧##日剧##线上电影节##jffo##jffo2024##jffplus##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 北京日本文化中心的微博视频收起

《Killing Kanoko / Wild Grass on the Riverbank》(杀死Kanoko,河原荒草)译者序

2024年是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成立30周年的年份,作为纪念活动之一,我们将邀请诗人、小说家伊藤比吕美女士于3月10日~17日来华访问,进行巡回演讲。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伊藤比吕美女士的作品,我们分两期,发表两篇关于伊藤比吕美女士诗歌、散文、小说的评论。

今天发表第一篇:《Killing Kanoko / Wild Grass on the Riverbank》(杀死Kanoko,河原荒草) 译者序,作者是Western Michigan University(美国西密歇根大学)Jeffrey Angles(安杰)教授。

文章全文: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ODQ4NTUzOA==&mid=2652595552&idx=1&sn=cb0c40add97a38dcfea6beb0a44d7477&chksm=8bc6beadbcb137bb9e8ea8a3bd85c1e2e59b8cbafa223645a5f543c57c707e72a876a964e0c7&token=841392634&lang=zh_CN#rd

2024年是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成立30周…

2024年是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成立30周年的年份,作为纪念活动之一,我们将邀请诗人、小说家伊藤比吕美女士于3月10日~17日来华访问,进行巡回演讲。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伊藤比吕美女士的作品,我们分两期,发表两篇关于伊藤比吕美女士诗歌、散文、小说的评论。

今天发表第一篇:《Killing Kanoko / Wild Grass on the Riverbank》(杀死Kanoko,河原荒草) 译者序,作者是Western Michigan University(美国西密歇根大学)Jeffrey Angles(安杰)教授。阅读全文请访问:《Killing Kanoko / Wild Grass on the Riverbank》(杀死Kanoko,河原荒草)译者序收起

《杀死Kanoko,河原荒草》译者序


  2024年是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成立30周年的年份,作为纪念活动之一,我们将邀请诗人、小说家伊藤比吕美女士于3月10日~17日来华访问,进行巡回演讲。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伊藤比吕美女士的作品,我们分两期,发表两篇关于伊藤比吕美女士诗歌、散文、小说的评论。

  今天发表第一篇:《Killing Kanoko / Wild Grass on the Riverbank》(杀死Kanoko,河原荒草) 译者序,作者是Western Michigan University(美国西密歇根大学)Jeffrey Angles(安杰)教授。

《杀死Kanoko,河原荒草》译者序
Jeffrey Angles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日本社会讨论女性身体的方式发生重大转变,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女性主义的进步。女性话语的增加鼓励女性讨论自身的经历、欲望和身体,这样做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和政治行为。因此,涌现出一代乐于讨论女性生活核心问题的作家。白石嘉寿子(1931年—)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和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日本最重要的诗人之一,她称赞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日本女性诗歌发生革命性变化的时代,这是由于诗人受到女性主义修辞的启发,开始坦率地描述女性的经历——特别是性、怀孕和性欲的主题——这是在过去鲜少出现的。(注释1)

  东京作家伊藤比吕美是包括白石嘉寿子在内的许多人心目中新一代诗人中的领军人物。她出生于1955年,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因一系列的戏剧性诗歌选集而崭露头角,这些诗集完全改变了日本人的写作方式。在一本近期的现代诗歌选集中,诗人城户朱理这样描述伊藤对诗歌界的贡献。

  “伊藤比吕美可以被称作是“诗歌萨满”(shi no miko),她的出现是“战后诗歌”的重大事件。她的生理敏感性和写作风格不属于任何现有的框架,成为了“女性诗歌”(joseishi)日后繁荣发展的推动力,正如萩原朔太郎以其病态敏感性和口语风格彻底改变了现代诗歌一样。(注释2)”

  萩原朔太郎(1886年—1942年)是二十世纪日本诗学中最具特色的人物之一,在比较伊藤比吕美和萩原朔太郎后,我们会发现伊藤比吕美对现代日本文学做出的巨大贡献。许多作家和评论家都做出这样的高度评价,例如第十一届中原中也诗歌奖的最年轻得主水无田气流向我表示伊藤比吕美是“诗歌女神”(shi no megami),激励着整整一代的年轻作家,包括气流自己。

  伊藤比吕美的作品在风格和内容方面具有极强的原创性。从她二十多岁时发布的早期作品来看,她很早就开始与二十世纪日本诗歌相对局限和“技巧性”的措辞开启了终身的斗争。她的许多诗歌使用扩展的,有时甚至是笨拙的段落,语言相对通俗。当然,伊藤比吕美不是第一位尝试口语诗的日本诗人,但她的诗歌与其他作者的不同不仅仅是她风格简洁,拒绝使用古典韵律模式,她还广泛地使用诗歌主流外的措辞:孩子气的词汇、刻画女性话语的独特语言模式、粗俗的表达,甚至脏话。(注释3)

  她的诗歌巧妙地捕捉到口语特征,通常给人一种错觉——这些诗歌好像直接从叙述者的讲述变成了文字。无独有偶,许多评论家表示伊藤比吕美是“萨满”,使用语言作为媒介,将幽深、神秘之处的想法转变为语言。一些评论家将伊藤比吕美的作品称为西苏的女性书写,源自身体深处的某个地方;而另一些评论家则认为她的作品挖掘了日本的文化潜意识,甚至可能是全体女性的潜意识。

  伊藤比吕美经常使用口语作为诗歌词汇并不意味着她没有精心设计诗歌结构或者她的诗歌没有巧妙的措辞。她的许多作品,特别是早期的诗歌,展示出密集而复杂的逻辑,表现出博学多才的技能。诗人石井辰彦认为她的作品“原汁原味”,虽然她的词汇相对直白,但是她的诗歌结构经过深思熟虑,每一句短语都会对整体产生巨大作用,更像是细胞对整个生物体的运作发挥自己独特的功能。(注释4)伊藤比吕美拒绝屈服于二十世纪日本诗歌机构对“诗意”的限制,她不断挑战着主流的诗意概念,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指出更主流的诗歌风格不足以体现当代体验。

  1982年,出版公司思潮社推出了广受好评的丛书《女性诗的现在》(joseishi no genzai),帮助确立了女性诗歌的新浪潮。该丛书选取了井坂洋子(1949年—)、平田俊子(1955年—)和白石公子(1960年—)等大量后起之秀的作品,她们在日后成为了二十世纪末诗歌历史中固定出现的人物。丛书中的第一本书是伊藤比吕美的《青梅》(Aoume),这本书结合了自由诗和几乎是叙述式的散文片段。虽然这些诗歌通俗、口语化,但是伊藤比吕美的作品涉及了许多重要的主题,从作者对奥斯维辛的印象到明确说明手淫以及入迷地窥探死亡。在这些诗歌中,人们也可以发现伊藤比吕美对女性主义心理理论的热爱逐渐增加。

  随着伊藤比吕美作为“女性诗人”的名声渐长,她对自己在文学界的地位越来越反感,认为出版业将她的作品归为女性诗歌,是简单地将她和众多女性作家混为一谈,且忽视了她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她坚持自己要被视为诗人并且不使用“女性”这一形容词,因为这个形容词轻率地对她的作品进行了分类。

  但与此同时,她的作品越来越倾向于女性身体、性取向和母亲身份的问题。她愿意涉猎产后抑郁、杀婴和酷儿性欲等敏感话题,这让日本社会感到震惊,因为那个时代的日本更倾向于将女性形象塑造为自豪的妻子、母亲和安静的护工。既有批评者谴责她的主题,也有女性主义评论家称赞她为女英雄。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她在发表《领地论2》(Teritori ron 2,1985年)和《领地论1》(Teritori ron 1,1987年)后生下了她的第一个孩子Kanoko。她的母亲经历使她开始探索母子关系的意义、母亲身份对母亲性行为的需求以及怀孕和分娩的心理影响。事实上,这些书籍中的许多诗歌都描述了怀孕和育儿,以至于文学界内外的许多人开始将她称为“分娩诗人”(shussan shijin)。直至今日,两卷《领地论》中关于母性的诗歌仍是她最有名的作品,经常出现在选集和文学学者的分析中,频率甚至超过了她所有其他作品的总和。

  与白石嘉寿子(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使用爵士乐伴奏表演作品)和祢寝正一(1948年—)(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因戏剧性和有趣的朗读风格而出名)一样,伊藤比吕美也认为文学已经长时间与声音分开。她的许多诗歌是为了尽可能大声的朗读,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她创新性地开发出一种作品表演方式。例如,在朗读本翻译选集收录的一首诗歌《杀死Kanoko》(Kanoko-goroshi)时,她有时会播放两种声音中一种声音的录音版本并且“同时大声朗读另一版本”,使得声音产生复杂的相互作用,每种声音从不同的角度描述母亲的经历。在表演《我是Anjuhimeko》时,她像萨满一样坐在地上并敲击鼓、桌子或门,不时打断叙述并吸引人们关注她精心嵌入文本中的节奏。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伊藤比吕美和丈夫西成彦(欧洲和后殖民文学学者)的关系破裂,决定离婚并前往美国开始新的生活。伊藤比吕美选择美国的原因之一是她在数年前通过金关寿夫的日文译本接触到美国原住民诗歌后,对这种诗歌的兴趣日益浓厚。由于她对美国原住民诗歌感兴趣,她开始接触先锋诗人杰罗姆·罗森堡的作品。杰罗姆·罗森堡出版过许多重要的美国原住民诗歌选集并帮助“人类文化诗学”成为当代美国诗歌界的一股重要力量。1990年,伊藤比吕美在杰罗姆·罗森堡访问日本时与他会面,1991年,伊藤比吕美带着两个女儿前往杰罗姆·罗森堡任教的加利福尼亚州大学圣迭戈分校。

  在加利福尼亚州旅居是伊藤比吕美人生的转折点。她很快适应了美国的生活,交到了朋友并在那里安了家,但是她只会基本的英语,这让她强烈地感觉到她是外国环境中的外来居民。她在日本和美国之间频繁往返,使用三个月的旅游签证在美国待一段时间后再次返回日本。1997年,她最终获得永久居留权,与她的伴侣、英国艺术家哈罗德·科恩(1928年—2016年)定居美国。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至二十一世纪一十年代初,伊藤比吕美、哈罗德·科恩、两个从日本带来的女儿和他们的一个亲生女儿一起生活在靠近圣迭戈的一座安静城市——恩西尼塔斯。她越来越频繁地往返于恩西尼塔斯和日本南部的熊本市,最终她在2018年获得美国公民身份,但是选择返回日本任教。

  美国的经历让她的作品在体裁和主题方面发生了数次重要的改变。她高产的散文数量进一步增加,并且开始写中篇小说。当被问到这一转变时,她通常解释说是因为她对诗歌的限制产生厌倦,她觉得散文更适合探索她作为移民的新经历。这些中篇小说大量涉及移民经历,这些移民在进入新环境后开始探索新身份和自我表达方式,甚至是从语言中进行探索。(注释5)伊藤比吕美经常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探讨这些问题,清晰地描述了女性移民的地位,特别是不会讲英语的女性移民。

注释:

1.白石嘉寿子,《八十年代的女性诗歌:与女性运动的比较》(“Hachiju-nendai to joseishi: Feminizumu undo to heiko shite”),《现代诗手帖》34,第9期(1991年9月),第64-69页。

2.野村喜和夫和城户朱理,《战后名诗选II》(Sengo meishi sen Ⅱ),现代诗文库特集2 (东京:思潮社,2001年),第230页。

3.在二十世纪的大部分时间中,“女性语言”和“男性语言”在口语上存在差异,但是在当代日本,这种差异正在快速消失。“女性语言”使用男性语言中鲜少出现的特定句尾助词,且通常使用更礼貌的用语。通过使用这些语句的部分,女性会培养出文雅的女性气质(这对于想要游走于性别边界的变装皇后等人也很有用)。除直接引语外,男性和女性语言的区别主要是口语问题,与书面语的关联较少。但是伊藤比吕美在她的早期诗歌中尝试创作了具有各种女性口语特色的诗歌。

4.石井辰彦,《诗如呼吸:伊藤比吕美的诗艺》(”Ikizuku nikutai toshite no shi: Ito Hiromi no arspoetica”),《作为现代诗的短歌》(东京:书肆山田,1999年)第221-232页。

5.伊藤比吕美的一本小说《室内盆栽》的译本,伊藤比吕美和哈罗德·科恩,《美国-日本女性杂志》,与伊藤比吕美有关的特殊问题,编者为Jeffrey Angles,第32期(2007年):第115-163页。这本杂志还收录了伊藤比吕美的其他文章和译作。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是日本唯一一所在世界各国及地区综合性地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事业的专门机构。1994年北京日本文化中心作为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的北京事务所成立。为加深中日两国相互理解,基于以上理念,本中心在中国各地举办了多种多样的活动及事业。主要活动分为文化艺术交流、日语教育、日本研究知识交流三个领域。 

更多活动信息
官网http://www.jpfbj.cn微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 微信(ID:jfbeijing)

 

为了纪念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成立30周年,…

2024年是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成立30周年的年份,作为纪念活动之一,我们将邀请诗人、小说家伊藤比吕美女士于3月10日~17日来华访问,进行巡回演讲。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伊藤比吕美女士的作品,我们分两期,发表两篇关于伊藤比吕美女士诗歌、散文、小说的评论。

今天发表第一篇:《Killing Kanoko / Wild Grass on the Riverbank》(杀死Kanoko,河原荒草) 译者序,作者是Western Michigan University(美国西密歇根大学)Jeffrey Angles(安杰)教授。阅读全文请访问:《Killing Kanoko / Wild Grass on the Riverbank》(杀死Kanoko,河原荒草)译者序收起

伊藤比吕美 中国巡讲之旅

伊藤比吕美 中国巡讲之旅
~如何活着,如何死去—伊藤比吕美的生存方式和生死观—~

为了纪念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成立30周年,2024年3月10日~17日,我们将邀请诗人、小说家伊藤比吕美女士来华访问,进行巡回演讲。

此次将是伊藤比吕美女士第一次与中国读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近年来,女性主义在中国受到关注,以上野千鹤子为首的学者以及女性作家的著作被大量翻译,受到读者的喜爱。伊藤比吕美女士最受中国读者喜爱的代表作随笔集《闭经记》于2022年在中国翻译出版,得到了女性读者的共鸣,名列豆瓣2022年外国文学(非小说类)第四。
我们借此热度,邀请伊藤比吕美女士和此书译者蕾克女士来华,与中国的读者及日本研究者进行交流。

伊藤比吕美女士一贯将女性的身体、生存方式升华于自己的写作中。其作品译作在美国、德国等世界各国受到好评。1980年代,伊藤女士曾引领女性诗潮,她的育儿随笔也对日本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诗人、作家,她曾移居海外,远程照看父母。在人生的下半场,她是如何通过对佛教经典和森鸥外的研究,进行创作的呢?演讲中她将通过其作品和随笔,与中国读者一起思考其生存方式和生死观。

摄影:吉原洋一

主办方 :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
对外开放会场:
3月10日(周日)上海上生新所 茑屋书店
3月14日(周四)北京 读者交流会
3月17日 (周日) TSUTAYA BOOKSTORE 天津仁恒伊势丹店

*具体信息,请持续关注微信公众号

合作方 :出版品牌野望

【伊藤比吕美(Ito Hiromi)简历】
1955年 生于日本东京。诗人、小说家。
1978年 以诗集 《草木之空》出道,同年获得现代诗手帖奖。
80年代凭借《青梅》等引领女性诗潮,1997年定居美国。2018年搬回熊本。
2018年至2021年,执教于早稻田大学。
2022年6月至9月,参加柏林自由大学的研究项目。
1999年《拉尼娜》获野间文艺新人奖,2006年《河原荒草》获高见顺奖。
2007年《拔刺 新巢鸭地藏缘起》获荻原朔太郎奖,2008年获紫式部文学奖。
2015年获早稻田大学坪内逍遥奖,2019年获种田山头火奖,2020年获蝉奖,2021年《 上路了》获熊日文学奖。
2017年通过《切腹考》深入森鸥外的作品,直面论述生死。
另外,还著有《好乳房坏乳房》(完全版)、《女人的绝望》、《女人的一生》、《吃什么了?伊藤比吕美+枝元nahomi书信往来》、《解读般若心经》、《犬心》、《初老的女人》、《人总有一死,活到那时 我的佛经》等大量作品。
中文简体版已有《犬心》和《闭经记》出版,《闭经记》获豆瓣2022年度外国文学(非小说类)排名第四。今后将继续在中国出版著作。

【蕾克 简历】
北京出生,现旅居日本。
2014年开始从事日语文字翻译,主要译书有:伊藤比吕美《闭经记》、《暮色降至》、《初老的女人》(2024年即将出版)、多和田叶子《献灯使》(2024年即将出版)、谷崎润一郎《细雪》、堀辰雄《起风了》、冈本加乃子《老妓抄》、涩泽龙彦《梦的宇宙志》、《黑魔法手帖》、白洲正子《旧时之美》、四方田犬彦《摩灭之赋》、朝井真果《浮世绘女儿》、坂元裕二《往复书简 初恋与不伦》、《花束般的恋爱》、《然后活下去》、铃木凉美《献给爱与子宫的花束》、《恶女书架》(2024年即将出版)、赤木明登《造物有灵且美》、《无名的道路》、中村好文《住宅读本》等。

 

上海日领馆于2月22日成功举办尺八×津轻三味线音乐会!上海领…

上海日领馆于2月22日成功举办尺八×津轻三味线音乐会!

上海领事馆携手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成功举办了由第三代佐藤锦水即佐藤公基先生(尺八·筱笛)和第二代佐佐木光仪女士(津轻三味线)共同演出的音乐会。

详情请见:http://t.cn/A6YH70HA

【研修班报名通知】“第一届全国商务日语教学研修会”将于202…

【研修班报名通知】“第一届全国商务日语教学研修会”将于2024年3月9日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举办,诚邀全国各高校日语专业负责人,商务日语相关骨干教师学者莅临参会!

研修会详情与报名方式请见→http://t.cn/A6YYheiq

【心连心网站开设《本周照片》专栏】心连心网站上发布了新内容《…

【心连心网站开设《本周照片》专栏】

心连心网站上发布了新内容《本周照片》,每周由参加日中21世纪交流事业的学生和毕业生拍摄不同主题的精彩照片,介绍日本和中国的日常生活。敬请浏览!
http://t.cn/A6YNJSFX

为了促进中国人对日本的了解以及两国之间的民间交流,日本国际交…

为了促进中国人对日本的了解以及两国之间的民间交流,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在鲜有日本人到访的中国地方城市开设了“中日交流之窗”。欢迎浏览来自各个“中日交流之窗”的活动报告!

http://t.cn/A6XlZRY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