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源氏物语》的世界(第一部分)

日本研究之窗——系列讲座(文学)

第二讲:《源氏物语》的世界(第一部分)

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 张龙妹

 

主讲人介绍:张龙妹,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五期生,日本东京大学博士(文学)。主要从事以《源氏物语》为主的日本平安时代女性文学研究,『源氏物語の救済』(风间书房 2000年)获第八届关根奖和第三届孙平化日本学学术奖励基金著作一等奖。主编有《日本古典文学大辞典》(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年)、《日本文学》(高教社 2008年)等。翻译、校注了《今昔物语集 插图本》(全三册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2019年),与毕业生们一同翻译的“日韩宫廷女性日记文学系列丛书”即将由重庆出版社出版。

 

(第一部分)

一、世界文学中的《源氏物语》

二、世界女性文学中的《源氏物语》

三、平安时代的社会文化背景

1.摄关家庭的后宫政策

2.婚姻制度

3.女性的散文体文学书写

 

(第二部分)

四、《源氏物语》的作者紫式部及故事梗概

五、《源氏物语》的创作方法

1.对汉诗文的引用

2.从和歌到物语

3.母题的继承、重叠与嬗变

4.全新的文学意象的创造

 

本讲座的内容共包括两个部分,将分两次发。本次发第一部分。

第二讲:《源氏物语》的世界(第一部分) MP3(音频)→【请点击这里】

 

(第一部分)

一、世界文学中的《源氏物

  《源氏物语》成书于日本的平安时代(794-1192)中期,根据《紫式部日记》中的有关记述,至1008年,至少《紫姬》之前各卷已经问世,学界也是把1008年当作《源氏物语》的成书年份。阿拉伯世界的短篇小说集《一千零一夜》形成于9世纪至15世纪,之后就要数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1605-1615)。我国的《红楼梦》则成书于18世纪。从时间和篇幅上来说,《源氏物语》无疑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小说。

 

二、世界女性文学中的《源氏物

  《源氏物语》还是一部女性创作的散文体作品,在世界女性文学的范围内她又是部怎样的作品呢?古代的女诗人,中西方都可以列举出不少,但就散文体书写而言,西班牙的埃赫里亚(Egeriae)于381-384年前后撰写了书信体的《埃赫里亚旅行记》(Itinerarium Egeriae),记录了从耶路撒冷、埃及、巴勒斯坦直到西西里岛的朝圣之旅。只是,她是用官方的宗教语言拉丁语书写的,内容也局限于她的宗教信仰。在女性小说最为发达的英国,被称为女性小说家第一人的玛丽·罗思夫人(Lady Mary Wraoth 1586?-1651?),于1620年出版了散文体小说《爱情的胜利》(Love’s Victory)、1621年出版《尤拉妮娅》(Urania)等。而英国历史上第一位职业女作家阿弗拉·贝恩(Aphra Behn 1640-1689) ,她也是于17世纪后半期才开始戏剧和小说创作的。从以上简单的梳理,大家也能了解到,在11世纪初的东方,诞生了《源氏物语》这样的巨著,本身就是个奇迹。而其作为日本“国文学”代表作的地位,又是任何国家的任何女性作品所无法企及的。

 

三、平安时代的社会文化背景

  到了平安朝中期,随着摄关政治的确立,后宫成为政治的中心,加之假名文字的成熟,女性文学得到了极大的繁荣。以下从1.摄关家庭的后宫政策、2.婚姻制度、3.女性的散文体文学书写这三方面介绍《源氏物语》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1.关家庭的后宫政策

  摄关政治时期,后宫自然成为权力斗争的中心。达官贵人们竞相将自己的女儿送入后宫,又为其选择才能出众的仕女(日语作“女房”,包括在宫廷任职的女官和属于私人雇佣关系的近似于嫔妃们的家庭教师性质的女性),营造风流文雅的后宫文化,以博取天皇的宠爱,生下下一代天皇,自己作为天皇的外祖父,成为摄关大臣。

  图1简洁地勾画了藤原道长与五代天皇的关系。道长于999年先将长女彰子送入一条天皇(在位986-1011)的后宫,彰子诞下两位皇子,就是后来的后一条天皇与后朱雀天皇。一条天皇于1011年驾崩,其后,道长外甥三条天皇(在位1011-1016)即位,道长便于1012年将次女妍子嫁与三条天皇。因妍子没有产下皇子,道长便逼迫三条天皇退位,扶持年仅8岁的彰子所生的后一条天皇(在位1016-1036)即位,并将另一名女儿威子送入后宫。后一条天皇因病早逝,后朱雀天皇(在位1036-1045)即位,道长又安排女儿嬉子入宫,并产下了下一代天皇–后冷泉天皇(在位1045-1068)。自彰子入宫开始,藤原道长与其子赖通把持朝政超过半个世纪。如果不是赖通的女儿–后冷泉天皇的皇后没有生下皇子,他们的时代还将持续。

  堪称日本文学双璧的《枕草子》和《源氏物语》,就是一条天皇的两位皇后藤原定子和藤原彰子的两位仕女清少纳言和紫式部创作的。

     (图1.藤原道长的女儿与历代天皇)

 

2.婚姻制度

  人类的婚姻形式分为A.访婚、B.妻方居住婚、C.夫方居住婚、D.新处居住婚(指新婚夫妇单独居住)四种形式。平安时代的婚姻,除了皇女下嫁的情形以外,基本上是AB两类同时并存的。与成为正妻的女性的婚姻,在婚姻关系尚未稳固的一段时间是访婚,其后过渡到妻方居住婚。因当时是一夫多妻(或称一夫一妻多妾)制,与正妻的婚姻稳定后,与其他妻妾的婚姻一般始终属于访婚。无论是访婚还是妻方居住,女性可以始终与父母同住而不用嫁到男方家庭与公婆共同生活。至于C.夫方居住只有在男方有了相当的地位和经济实力以后才会出现(如光源氏建造六条院)。而D.则基本上是现代社会的产物。那么,这样的婚姻形式与文学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显而易见,这样的婚姻制度使得女性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等待状态,不仅如此,因为是生活在娘家,连通过侍奉公婆来维持婚姻的可能性都不存在。那么,平安时代的女性们是怎么来维系婚姻的呢?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贵族阶层的女性教育中得到解答。在《枕草子》的“清凉殿丑寅之隅”章段中,皇后定子讲述了村上天皇时的风雅趣事。女御芳子尚待字闺中之时,其父小一条左大臣对她进行的教育内容有:

1.“习字”

2.掌握古琴的弹奏技巧

3.背诵《古今和歌集》20卷。

  相近的记述还可见于史书《大镜》及《蜻蛉日记》。所谓“习字”指的是浓淡有致地书写变体假名(参见图2),这种能力主要体现在赠答和歌时的书写上,而背诵《古今集》自然关乎和歌创作。《源氏物语》中有关女子教育的描述也大致相同。所以,这三项可以看作是平安贵族阶层女子教育的常识。其实,在男女没有见面可能性的年代,习字、弹古琴、背和歌,这三项都是以跟男性交往为目的的才艺。比如《源氏物语》中光源氏就是被末摘花朦胧的琴声所迷惑的,遗憾的是末摘花只会做“唐衣”(からころも)的和歌,为此屡屡遭到光源氏的嘲弄。

     (图2. 《源氏物语绘卷》<绘合>卷 德川美术馆藏  )

 

  古代我国以及朝鲜半岛的女性教育,提倡的是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四德,是以侍奉丈夫、孝敬公婆、教育子女、处理姑嫂妯娌关系为目的的。这些可谓是女性在夫家的生存之道。陆游的《渭南文集》中有一篇墓志铭,说他的一位侄女孙氏,自幼聪明伶俐,女诗人李清照曾经表示愿意教她作诗,却被孙氏拒绝,说:“才藻非女子事也”。她的父亲于是“手书古列女事数十”相授,她便“日夜诵服不废” [i]。大家或许会以为孙氏是个个例。与其他女诗人相比,李清照相对来说是比较幸运的。南宋著名女诗人朱淑真,她的父母在其过世后将其诗稿付之一炬。朝鲜王朝时代的著名女诗人许兰雪轩(1563-1589),27岁时赍恨而殁,曾留下遗言,命家人将其诗稿“荼毗”了事。

 

3.女性的散文体文学书

  中国的日记文化传入日本以后,先是日本天皇开始撰写私人日记,最早的是被称为“三代御记”的《宇多天皇御记》《醍醐天皇御记》《村上天皇御记》三部汉文日记。天皇记日记这一行为不仅引起贵族们的效仿,醍醐天皇的皇后稳子(885-954)在仕女的协助下也书写了《太后御记》(已散佚),成为了女性宫廷日记的先驱。935年左右,纪贯之(866?-945?)结束土佐国守任期返回京城,他假托女性,用假名书写了历时55天的旅途中的见闻与所思所想,这就是日记文学的开山之作《土佐日记》(935)。稳子的宫廷日记和纪贯之将叙事与抒情相结合、融事实与虚构为一体的假名日记构成了女性日记文学的两大渊源。

  《土佐日记》之后,假名日记便成为了和歌以外女性的一个重要的文学书写形式,先后有《蜻蛉日记》(974)、《和泉式部日记》(1008)、《紫式部日记》(1010)等作品问世。对于生活在现代的人们来说,可能会觉得用散文体写日记没有什么特别的。但从文学史来看,在我国,包括日记在内的女性散文体文学书写,是到了20世纪初才陆续出现的“新文学”[ii]

  大家都知道,我们所写的日记不能被称之为文学,那么,上述这些日记何以具有了文学性呢?与男性的汉文日记相比,女性的假名日记之所以被称为日记文学,其主要特点在于韵散融合的文体、虚实结合的叙事方式、以及摆脱了和歌表达套路的赤裸裸的内心独白和自我观照。而这些特点,与后世的“私小说”有着共通之处,假名日记文学也因此被认为是“私小说”的远祖。

  那么,我们先来具体分析一下《蜻蛉日记》中的片段:

 

日子这样一天天去。曾经宠有加的那个女人,自从生子以后,(藤原)兼家她的似乎也底消失了。我心怀恶地想道:一定她活久些,如同我痛苦的那,反她也尝尝痛苦的滋味。竟然成了现实时热热闹闹生下的孩子,居然也死掉了!那女人虽相当于天皇的女,但生父是位性情乖戾的皇子,她自己又是个私生女。种身世毫无意一提。只不最近被那些不知情的人追捧,便得意忘形起来。如今突然落魄成这样子,是什么心情?肯定比我当更痛苦更悲哀。想到里,我心里才舒坦些。(译文引自即将由重庆出版社出版的“日韩宫廷女性日记文学系列丛书” 《紫式部日记》卷 )

 

  文中提到的女人,因她的住处在町小路,就被叫作町小路女。作者与藤原兼家(929-990)结婚后产下道纲一子,不久便发现兼家开始与町小路女来往,而且兼家在去往町小路女住处时,还经常堂而皇之地从作者家门前经过。町小路女生产的那天,为了找寻方位适合的地方,他们更是同乘一车招摇过市,弄得人尽皆知。然而,町小路女在生下孩子后很快遭到兼家的嫌弃,而且孩子也竟然死掉了。这段文字就是作者描述町小路女悲惨结局时的内心独白,即便是在多年后回想起来时写下的文字,字里行间依然充满了愤怒、忌妒甚至幸灾乐祸。

  这样的文字,在现代小说中也许并不少见,但在一千多年前,女性胆敢忌妒并将这种心理活动诉诸文字,在我国的女性作品中是发现不了的。即便在日本的平安朝,也完全突破了和歌传统中“嫉妒”的表达套路,为一夫多妻制时代女性痛苦的内心世界留下了一个文字见证。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下《和泉式部日记》的开篇部分:

一名女子追故人 ,感叹这人世竟比梦境要短无常,于悲中度日,不已到了  四月中旬,院子里披,围墙上也已是草色葱郁。初夏分最般景色,常人自然是无心留意,位女子不禁凝目遐思,生出物是人非之感慨。正在此隐约感到附近的笆外有人影靠近,心想会有什么人来访呢?原来,来者是曾侍奉已故王的小(中略)小童取出一枝橘子花。看此花,女子不由得想起那首古歌,脱口吟道:‘香似故人袖… ’。(中略)小童又道:“小的就回去了。王回呢?”考到日常口信有失雅,心想:“出什么佻的名声,那么我就作一首无关要的和歌权当答复吧。”女子便作歌道:虽得橘香似故人,怎若子啼同声?  (同上)

 

  文中所谓的“一名女子”便是作者自称,已故亲王指的是冷泉天皇(在位967-969)的第三皇子为尊亲王,他是和泉式部的恋人,于1002年7月亡故,年仅26岁。四月中旬应该是1003年的初夏,作者正在为已故为尊亲王服丧,篱笆外来了亲王曾经的小书童。从以下的内容可知,这位书童现在正在侍奉为尊亲王的胞弟敦道亲王,这位亲王差遣书童给和泉式部送来了应季的橘子花。橘子花在和歌中具有怀念故人的意象,表达了对已故兄长的怀念之情并向和泉式部致以问候。所以,她脱口吟诵了古歌的一句。但是,在和歌中橘子树也是子规鸟乐于栖息的树木,而子规鸟又有着多情公子的意象。于是,在橘子花与子规鸟双重意象的作用下,开始了和泉式部与敦道亲王的恋情。也就是说,日记的这一开篇部分,完全是基于橘子花与子规鸟的和歌意象展开的,其构思之精巧堪与物语媲美。

  除了上述这样化用和歌意境外,这部翻译成中文不到25000字的日记中,还插入了146首和歌,整体构成了韵散结合的优雅的文体。

  事实上,上面列举的这几部日记的作者都有和歌入选敕撰集,和泉式部、紫式部更有自己的和歌集传世。《源氏物语》中插入的和歌总数为795首,第一部敕撰和歌集《古今集》所收和歌1111首,而第六代敕撰集《词花集》收录的只有415首,《源氏物语》中的和歌甚至是可以编撰成一部和歌集的。从这些简单的数字中,大家也可以了解到和歌在这些散文体文学中的作用。

  而运用散文直抒胸臆、巧妙虚构故事的能力,正是平安时代的女性能够创作出《源氏物语》这样的巨著的根本原因。


[i] (宋)陆游 《渭南文集》卷三十五 “夫人孙氏墓志铭” 上海书店、1965

[ii] 1911年创刊的《妇女时报》就曾鼓励妇女创作诗词以外的新文学

 

 

 

 

JF日语讲座兼职教师招聘信息(JF日本語講座非常勤講師募集のお知らせ)

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现公开招聘兼职日语教师。报名办法等,详情请参阅附件。(2016年3月4日(周五)截止)

国際交流基金北京日本文化センターでは、JF日本語講座を担当する非常勤講師を募集いたします。応募締切は2016年3月4日(金)です。詳細は添付ファイルをご覧ください。

募集要項(日文)

募集要項(中文)

履歴書様式(DOC)

IMG_2113IMG_講座DSC08034

 

 

中野仁词讲座回顾

2016年1月22日、23日,北京日本文化中心非常荣幸地邀请到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日本馆策展人中野仁词先生分别在北京人文艺术中心和蓬蒿剧场,围绕“策展与机构”和“空间与表现”两个主题进行了讲座。

现就职于神奈川艺术文化财团的中野仁词出生于1968年,因爱好艺术,大学毕业后进入横滨SOGO百货的美术馆。以三越、西武、伊势丹为首,当时日本的百货美术馆在泡沫经济下正处全盛期,从世界各地网罗名作,频繁举办超大型艺展。百货商场作为大众休闲场所,在提供消费信息、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积极推动文化艺术的传播,将艺术融入时尚、餐饮等生活文化从而渗透进一般市民的日常。中野先生经历近10年SOGO百货美术馆的工作,参与了80余个展览的企划宣传工作,其中包括波士顿美术馆合作的“静物画”“19世纪欧洲名作”和“中国宋、元代名作”,观展人数屡破记录。

1999年,中野先生进入了神奈川艺术文化财团,在而立之年如愿以偿地开始了舞台艺术相关工作。经过3年的当代戏剧、4年的现代音乐,原以为可以一生从事舞台艺术的他突然被调转至当代艺术部门,重操旧业,开始了当代艺术的策展工作。神奈川艺术文化财团有包括歌剧芭蕾、戏剧舞蹈、当代艺术等多个艺术门类的部门,同时运营音乐厅、剧场、实验小剧场、画廊等多个艺术设施。担任神奈川艺术文化财团的艺术总监是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日本当代音乐的先驱一柳慧。作为一个综合文化艺术机构的总舵手,一柳慧主张设施和场馆不应该限制艺术内容的表现方式。 “美术馆既展示美术作品的场所”这种思维定式实际上是人们给自己设下的障碍,如何跨越这个障碍也是作为策展人要面临的挑战之一。1.22(1)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从2007年盐田千春个展“从寂静中来”,中野先生策划的展览都会有机地结合表演艺术,将10:00~18:00用来展示当代艺术作品的展览空间,在周末傍晚18:00~21:00转换成表演艺术的舞台。通过不同艺术形式的巧妙结合,不仅促进了艺术家之间的交流,还为爱好不同艺术的观众提供了相遇的场所,也让管理人员有了交换经验的机会。

2014年2月,中野先生接到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国际展事业委员会寄来的威尼斯双年展比稿通知后,再度邀请旅居柏林的艺术家盐田千春共同策划了《手心的钥匙》作为参选方案,最终从5位参选策展人的方案中胜出。

日本从1952年开始参加威尼斯双年展。日本馆位于绿园城堡展区,由吉阪隆正设计,建于1956年。展馆分为1楼的户外底柱和2楼约210平米的展厅。中野先生的方案充分利用两个空间,通过三部分意象进行叙事。2楼展厅的装置作品由2艘旧船、约400千米的红色丝线和从世界各地收集到的18万把钥匙构建而成。5万把被红线串联的钥匙,带着使用者的记忆,从天花板倾泻而下,被象征手掌的两艘旧船温柔承载。1楼的底柱上展览了一张捧着钥匙的孩子双手的照片,和4段记录了孩子描述自己出生前后记忆的录像。底柱上展示的象征未来的孩子,强有力地支撑起2楼展厅前人汹涌的记忆与历史,向下一个时代(世界)迈进,呼应总策展人奥奎•恩威佐设定的主题《全世界的未来》。

1.23 (3)2011年东日本大震灾后,作为以国家为单位的展示,日本策展人都无法避免直面那段可以记入人类史的灾难。《手中的钥匙》选择通过强调人类的血脉传承,表现出不断在悲剧与灾难中前行的生命力量。

在讲座中,中野先生以威尼斯双年展为例,谈到了策展人除了构思展览之外要面临的实际问题——资金不足。除了积极争取政府补助和企业的赞助,中野先生给出了一条经验——时间就是金钱。只要充分提前筹备,就能找到各方面的物资支持。在年轻艺术家的培养上,中野先生在10年里走访世界各地生活的年轻日本艺术家,包括在柏林的盐田千春、伦敦的泽拓、以及在纽约相遇的八木良太,将他们重新介绍给日本的观众。
目前中野先生以策展人的身份就职于神奈川艺术剧场,将于今年9月再度携盐田千春在剧场中呈现最新个展。

 

 

 

春节闭馆通知

2016年春节期间本馆将于2016年2月7日(周日)~2016年2月13日(周日)期间内闭馆,2月14日(周日)开馆,2月15日(周一)闭馆,2月16日(周二)起恢复正常开馆时间。

请经常来图书馆学习看书借阅的朋友们记住闭馆时间哦~

1 2

明和电机“超常识机械”展开幕活动回顾

concert
图片来自明和电机官方网站(音乐会)  左:松 右上:竹 右下:梅

2016年1月23日,日本著名艺术团体“明和电机”创立以来最大规模回顾展“超常识机械”在McaM上海明当代美术馆开幕。开幕当天下午的LIVE表演采用了明和电器音乐会“松・竹・梅”三种规格中的最高规格“松”。不仅是由社长土佐信道携工员桑ABCD的全阵容出演,还展示了Naki(鱼器) Tsukuba(筑波) Voice(声音) Edelweiss(雪绒花)全四系列的演奏。

明和电机在欧美亚洲各地都曾举办过各种规模的音乐演出。社长不仅要演奏唱跳,还要作为主持介绍节
目,炒热气氛。走遍全球,两句英文便能镇住场面:”I INTRODUCE NEXT PRODUCT!” “BROKEN!”

社长土佐信道说明和电机的演唱会就是一场造价很高的卡拉OK。自93年出道至今,明和电机早以从最初的响指木鱼(社长的毕业作品)等机械手动“乐器”发展成由电脑编程的自动演奏装置,但是闪亮在舞台上,给观众带来快乐的,依旧是明和电机始终呈现出的属于日本中小企业的欢愉。

以下将通过主页君在现场拍摄的照片,为大家进行部分产品介绍(产品图来自明和电机官网)

音乐会1
LIVE公演现场图片 社长佩戴Voice vibratorMI-04演唱颤抖版《My Way》

instrument Tsukuba(筑波)系列

ボイスビブラーター / Voice vibratorMI-04

通过强力马达的震动,带动声音颤抖的装置。
在采访录音是也可起到保护隐私的作用。

150×180×90mm / 0.9kg
AC100V 50/60Hz
1994instrument2

 

Voice(声音)系列

ピアメカ / PiamechaVM-06

自动键盘口风琴。电脑操控由气球向口风琴输送的空气从而发生。

1200×600×600 / 8kg / 2011

 

音乐会3
LIVE公演现场图片 otamatone jumbo演奏示范

instrument 3

 

Voice(声音)系列

オタマトーンジャンボ / otamatone jumboVM-04

为了在舞台上使用而研发出的大型otamatone。用特质钳子操作嘴巴的开关。可以切换“高中低”音域。并配有音响输出设备。

860×250×240mm / 4kg / 2010

 

instrument 4

Tsukuba(筑波)系列

パンチくんレンダちゃん / Punch kun Renda chanMR-01

跳舞机器人(非法移民)拳击小子(パンチくん)和连打小妹(レンダちゃん),双手戴拳击
手套,可以通过开关控制动作。

240×110×120mm / 各1.3kg/AC100V 50/60Hz/1994

 

音乐会4
LIVE公演现场图片 社长身着经过改良的不良少年款制服进行摇滚范儿演出

instrument 5
Naki(鱼器)系列

ハリセンボンブ / Hariseng-BombNAKI-BX

收缩性张扇。握住把手张扇即弹出。附有可以计算打人次数的计数器。

935×123×157mm / 2.7kg
DC36V
1994

主页君补充:张扇(HARISEN)是日本传统能乐、讲谈、落语中专用的扇子。同样的读音写为片假名ハリセン表示搞笑艺人在吐槽时使用的,打起人来看似很疼其实不疼的道具。

音乐会5
LIVE公演现场图片 演唱明和电机“社歌”
音乐会6
LIVE公演现场图片 玩HIGH之后进入聚会(目测三次会)模式
音乐会7
LIVE公演现场图片 台阶上和二楼的观众(由明当代美术馆提供)

1月24日,社长亲自主持了儿童工作坊“吉娃娃哨笛”,成人工作坊“Nonsense联想法”并且为观众导览,介绍全部展品。明和电机的艺术活动除了展览,表演等形式之外,还将其独特的“nonsense”思维训练法浓缩成工作坊,提供各年龄段的人进行体验。“吉娃娃哨笛”乐器制作工作坊利用日常材料和最简单的做法,让参与者体验明和电机产品研发制作的精髓。“Nonsense联想法”的核心是一张“奇怪联想表”,通过社长的说明与启发,只需要一张A4的纸就可以打破固定的思维模式,发掘自己对世界独一无二的感悟。

“吉娃娃哨笛”儿童工作坊作品图 社长与小朋友合影(由明当代美术馆提供)
education2
社长导览
education3
成人工作坊“Nonsense联想法”

明和电机大型回顾展““超常识机械”将展出至3月13日,日后主页君还将带来更多有关展览和名和电机的介绍,敬请期待!

 

部分媒体报道

艺术新闻中文版“开公司的‘达・芬奇’:明和电机‘超常识机械’中国首展”

雅昌 “明和电机国内首展:开启‘超常识机械’的无限想象”

外滩画报“明和电机:重赋机械咒术性”

周末画报“这年头,连机械宅都去组乐队了”

搜狐文化“工业化大生产后,日本人是如何唤起人和机器情感的?”

关于举办”2016年春季全国中等日语教育教师研修会”的通知

DSC058348 DSC059342 DSC058278
为提高广大中学日语教师的日语水平和教学能力,增进教师的学术交流,课程教材研究所与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拟于2016年3月在长沙共同举办”2016年春季全国中等日语教育教师研修会”。报名办法等,详情请参阅附件。

活动邀请函(PDF)

报名申请表(DOC)

教学经验交流会テーマ(DOC)

明和电机“超常识机械”开幕表演

629189816821848272

由McaM明当代美术馆主办的“超常识机械Nonsense Machine 明和电机回顾大展”将于1月23日开幕。北京日本文化中心很荣幸地携手明当代美术馆带来开幕LIVE表演“机械现场”。


开幕日程

2016年1月23日

14:00-15:30 “机械现场”表演

凭票入场/提前半小时现场换票

15:30-16:00 开幕仪式

凭纸质邀请函入场

16:00-19:00 自由参观及酒会

免费入场/无需预约

地址:上海市永和东路436号McaM明当代美术馆

开幕表演主办方:McaM明当代美术馆、北京日本文化中心

进入McaM明当代美术馆官方微店购票

明和电机社长土佐信道亲自领衔“机械现场”表演,为明和电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展览“超常识机械”揭幕。现场演示明和电机全系列的“超常识”代表作品,颠覆关于音乐表演的一切想象!本次表演仅限量发售100张门票,售罄之后无补票机会。

2.pic

在这机械转向电子的大时代里,就像是走退路一样地将充满机械气息、手工作业痕迹的东西呈现出来,但是在这些沉重冰冷的机械里,却仍保有一股令人似曾相识的怀念感觉。如果与近年来用电脑处理为主的电子音乐比较,土佐信道的TSUKUBA MUSIC可以说是物质性十足的音乐。

—— 畠中实 NTT InterCommunication Center策展人

3.pic

著名导演北野武所主持的电视节目,他们也是该节目的固定班底,身为艺术家的他们仿佛就像是艺人一様,随时都有不少的支持者紧眼在后。虽然参予演艺圏的活动并不是他们的真正目的,但也可以説是一种模拟型态吧。这种模拟伪装也就是他们虽然被认为身在高不可攀、与一般社会分离的艺术世界里,却以充满幽默的观点批评自己的这种反牡会行为。

4.pic

到18世纪的工业革命為止,工匠们对机器的要求都是它的功能,而土佐信道的作品除了具有动态艺术的特质,本身也被认为是具有它的功能,再加上它的作品同时也有乐器的功能,所以表演者也可以透过演奏来做表现。虽然这些作品都有它基本的乐器结构,与其说是乐器倒不如说是有附加功能的创作雕塑会比较恰当。

—— 篠田守男 筑波大学名誉教授 金泽美术工艺大学研究所专任教授

5.pic

明和电机的最强之处,就是他们作品都有最高水准的技术做保证。无用机械与土佐的扑克脸,然后在轻巧的制作背后所隐藏的工匠风格,应该就可以吸引众人瞩目。正是因为有工匠的高水准技术,所以才有这种搞怪的表现。

——山口勝弘 筑波大学名誉教授 神户艺术工科大学名誉教授

12.pic 下午4.28.14

(现场图片由MakerFaire Shenzhen提供)


即将展览

123456

自1993年成立以来,明和电机通过持续不断的“超常识机械”创作和二次元风格的音乐表演而获得广泛关注。作为以表演为核心理念的美术馆,明当代美术馆特别关注明和电机作品中的表演性和观念性,包括作为人体延展的可穿戴性表演机械、具有隐喻色彩的声音、动态装置,以及通过机械装置构成的物体剧场等。作为明和电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展览,“超常识机械”在完整呈现明和电机四个系列的逾200件作品的同时,也提供一个开放空间,邀请各界人士进行多媒体艺术、音乐、科技、极客、动漫等跨领域的延展讨论。

789

 

威尼斯双年展日本馆策展人中野仁词来京讲座

nakano_banners

在刚刚结束的第56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坐落于绿园城堡核心位置的日本馆向世界呈现了盐田千春的大型装置“手中的钥匙”。铺天盖地的红线布满整个日本馆,从世界各地收集而来的18万把老钥匙悬挂或散落,给人强烈的视觉情感冲击,指引观者探入黑暗深处,从回忆与梦境中寻找希望和温存。提出盐田千春极具戏剧性的个展方案,并最终通过评选实现在日本馆展览的是神奈川艺术文化财团学艺员中野仁词。

北京日本文化中心非常荣幸地邀请到第56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日本馆策展人中野仁词先生来到北京,以威尼斯双年展的策展工作为例,介绍自己作为策展人的理念与实践。

venice

The Key in the Hand, 2015, (Japan Pavilion at the 56th International Art Exhibition – la Biennale di Venezia, Venice/Italy,) photo by Sunhi Mang, Courtesy of Chiharu Shiota


讲座I. 策展与机构  (对谈嘉宾: 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理事长崔峤⇒报名

公开第56届威双日本馆策展幕后,从接到比稿通知到展览开幕的全程经过。

从威双谈策展人的身份与工作,以日本机构为例介绍展览从无到有的组织构成。

另邀请中国馆策展方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崔峤理事长主持交流,分享经验。

时间:201612218:00-20:00

地点:北京人文艺术中心

地址:东城区五道营胡同3

 

讲座II. 空间与表现 ⇒报名

从“手中的钥匙”谈装置艺术的策展方法,空间的把握与艺术表现。

什么是Art Complex? 如何打破白盒子和黑盒子的界限,将表演艺术与视觉艺术相互融合。

时间:2016123 10:30-12:30

地点:蓬蒿剧场

地址:东城区棉花胡同35

*日文讲座配中文翻译


【讲师简历】

 中野仁词 Hitoshi Nakano

 1968年生于日本神奈川县,庆应义塾大学研究生院美学美术史学专业前期博士课程结业。

2015年第56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日本馆策展人、神奈川艺术文化财团学艺员、艺术资源管理研究所理事・研究员、東海大学非常勤講師。

 

主要策划项目包括:

表演艺术类

音乐诗剧“基于生田川物语 能‘求塚’(创作现代能,04年,神奈川县立音乐堂)

阿尔玛·马勒与维也纳世纪末的艺术家们(音乐・美术,06年,同上)

约翰·凯奇诞辰100周年-时间与空间的抗衡(音乐・舞蹈,11年,神奈川县民会馆画廊)

当代艺术展

盐田千春展“来自沉默”(07年,神奈川县民会馆画廊)

小金泽健人展“那个与这个中间”(08年,同上)

“日常/不相称”(09年,同上)

“设计之港。”浅葉克己展(09年,10年,同上)

泉太郎展“揉”(10年,同上)

“日常/有隐情”(11年,同上)

泽拓展“Whirl”(12年,同上)

“日常/非公开”(14年,KAAT神奈川艺术剧场)

八木良太展“科学/虚构”(15年,神奈川县民会馆画廊)


【有关威尼斯双年展及日本馆】

威尼斯双年展是一个有着百余年历史的艺术盛会,是当今历史最悠久、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当代视觉艺术展示活动。历届双年展的主题由双年展财团委任的总策展人设定。围绕该主题,参展各国选出代表本国的艺术家,制定各自国家馆的展览方案进行展示。

1952年,日本首次参加威尼斯双年展。

1972年,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成立。

1976年至今,基金会主办历届威尼斯双年展日本馆的展览。

历届展览方案由基金会国际展事业委员会从被提名策展人提案中甄选决定。在本次方案评选中,提出盐田千春个展方案的中野仁词先生从5位候选人的方案中脱颖而出,成为第56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日本馆的策展人。

近10届日本馆策展人参展艺术家列表

  年份 策展人 参展艺术家
第56届 2015 中野仁词 盐田千春
第55届 2013 藏屋美香 田中功起
第54届 2011 植松由佳 束芋
第53届 2009 南嶌宏 柳美和
第52届 2007 港千寻 冈部昌生
第51届 2005 笠原美智子 石内都
第50届 2003 长谷川祐子 曾根裕、小谷元彦
第49届 2001 逢坂惠理子 畠山直哉、中村政人、藤本由起夫
第48届 1999 盐田纯一 宫岛达男、“时间的复苏:柿子树项目”执行委员会
第47届 1997 南条史生 内藤礼

 

 

 

摘译 | mum & gypsy 北京公演和中国戏剧的暗涌

德永京子 戏剧记者

摘译自《悲剧戏剧》2015年11月号


智利、波斯尼亚、意大利,在鲜有日本剧团会前往演出的国度留下了足迹的mum & gypsy剧团,首次在日本之外的亚洲地区演出。应9月8日至26日在中国北京举办的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之邀,赴北京演了三场《异形三姐妹》(首演于今年1月)。

banner-01

每年一届的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始于2008年,上演剧目主要是国内外的青年剧团的作品。由北京市主办,每年戏剧节的预算都不一样,因此每年上演剧目和邀请剧团的数量并不尽相同。今年邀请的是来自中国国内的8个剧组和来自国外的6部剧目,这些剧目在北京市内的6个剧场上演。外国剧目由组委会邀请,而国内剧目为征选制,曾在东京剧场艺术节2012(F/T2012)演出过的《狂人日记》(导演:李建军),以及在同艺术节上获得竞选单元大奖的《地雷战2.0》(导演:王翀),都是曾在青戏节演出过的剧目,可以说青戏节所挑选的剧目有一定水准保证。受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邀请来华演出的日本剧团,mum & gypsy还是头一个,和巴西剧团带来的作品一并作为开幕大戏上演。(※译者注:与青戏节组委会核实,青戏节2011年曾邀请过日本剧团来华演出。此处为原作者笔误。)另外,其他的国外剧团有来自波兰、瑞士的剧团以及来自法国的两个剧团。3

在提笔记述mum & gypsy北京公演前,我想先稍微介绍一下关于中国现代戏剧的现状。

他们,现在正处于旺盛的吸收时期。

今年三月份,柴幸男(剧团mamagoto)赴北京举办戏剧工作坊,我受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派遣作为随行人员来京时,有幸得以采访到北京现代戏剧圈的关键人物之——邵泽辉先生。作为戏剧导演的他同时在北京理工大学艺术教育中心执教,还是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的节目总监。也是去年在T-PAM期间赴日,而后决定邀请mum & gypsy来华演出的人。从他的言谈中捕捉到的信息是,中国很多戏剧人都渴求新的形式。“让这些年轻戏剧人看到新的戏剧,对他们而言就是最好的学习。希望能给他们展示很多的新的戏剧形式。”我想他所说的“新形式”,指的是欧美国家的舞台表演中有的而中国所缺少的吧。从他反复强调的语气背后,我所感受到的是,他所谈的并非是对京剧等传统戏剧以及过去那些老的戏剧形式的拮抗,而是他认为进一步扩展“实验戏剧”这一诞生于90年代的戏剧形式,才是这个国家戏剧的未来之所在,因而才会向欧美国家寻求榜样。我所感受到的近乎于贪婪的这份热情,或许背后驱使这份热情的动力是要趁着中国经济稳步发展的当下即刻行动的意识。14

但实验戏剧,并非全是大家从字面所联想到的观念性和哲学性的作品(当然也包含其中,但不仅止于此),其中还包含了在日本的语境下被富有娱乐性的作品。而在实验戏剧领域最为
成功的是中国戏剧现在最重要的人物孟京辉导演,他自身担任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以及中国国内数个戏剧节的艺术总监。作品切入点是荒诞风格却不晦涩难懂,剧中安插的笑点占有一定比重。蜂巢剧场——只上演他的导演作品的专属剧场——观众看起来大多是有一定收入的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们,连着几日都是售空满座,我在剧场内所感受到的是,或许实验戏剧在这些年轻观众的认知里是一种“时尚文化”。而我猜想,创作者们或许是希望在此基础上期望能触及“真正的艺术性”,愿景可以与欧美国家舞台表演水平并驾齐驱进而超越。1200-0228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mum & gypsy剧团这次演出的剧场是国家话剧院小剧场。而隔壁的大剧场其时正在上演去年曾经来日公演的《War Horse战马》的中国
版。由英国的马偶师等带领中国的演员们历经一年半的工作坊,教授马偶的操作方法等直至排演出整部戏。中国的文化政策还是偏重欧美国家,恐怕由此也可窥一斑吧。

但若是受众们没有欣赏的感性,纵使创作者们及戏剧节主办方们从国外引进再多的新戏剧,恐怕再好的事物也不过途为无用之物。而就这一点,北京有着令人惊异的观众群体。对“新的戏剧”已经有着极高欣赏能力的观众数量众多。mum & gypsy的首次北京演出,就观众们的专注力和反馈而言是毋庸置疑的成功。1200-0389

可容纳300人的剧场首演当日估计有六到七成的上座率,但首演后通过类似推特的微博,以及类似LINE的微信等SNS社交工具分享,口碑迅速传播开来,第二和第三天的演出全部满座,合计有800多位观众观看了演出。而首演当天应当有一部分观众是受邀前来的学习戏剧或学习日语的学生,但即便是这样的观众,他们也看得相当专注。即便是日语原文也算是信息量极高的台词,投影打出中英文字幕,有时甚至一眨眼就转至下一句字幕。即便如此很多观众迅速地就理解了藤田贵大的导演构想,时间被解构,相同场景被refrain(重复)的编辑构造。之所以能如此言说,因为几乎没有感受到,那种因为遭遇难解的事物随之
疑惑,终因无法理解而完全放弃时所散发的倦怠氛围。甚至还看到好几人屏息前倾,不愿放过眼睛或是耳朵可捕捉到的任何一点信息。临近尾声时,还隐约听见抽泣的声音,并且不止一人。三天三场演出都是如此。当然也有觉着无聊的观众,中途退场的观众,然而仿佛这些丝毫没有影响般,远远超过预想的“传递”感充斥着整个会场。

不仅仅是我个人的感受,坐在观众席中的藤田贵大,舞台上的青柳泉、吉田聪子、川崎百合子也是相同的感知。1200-9956

“这究竟是什么,想弄清因此集中精神观看演出,很多第一次看mum & gypsy作品的观众都会是这样的。但北京的观众们,专注是一直持续着的状态,还感受到观众向我们传递过来的气场。”演员之一的吉田如是说,导演藤田也聊到“大家的集中力瞬间飙高并一直保持,让人感叹。观众这个反应,我觉得是可以信赖的。”
第一天的演后谈是与全体观众的答疑交流,在预定时间内没能回答所有观众的问题,藤田临时决定在大堂与大家继续交流。而排队等候提问的观众当中,有一位也在做戏剧的年轻观众将感想直白地抛向导演“我觉得戏中角色的动作,随着岁月流逝他们长大后,应当编排为可表现出来他们成长了的动作”。第二天的演后交流会是与北京的年轻戏剧人们交谈,当时有位男导演提出了“感觉到有后摇的影响”这样一针见血的意见。大家的感想都很鲜明丰富,对他们而言,mum & gypsy绝对可算是“新的戏剧”,而他们也十二分咀嚼回味了这个“新”,从他们的感想中也能切实感受到。1200-0614

而藤田在首次亚洲公演之行所感知到的距离感也是崭新的。“以为会是更近的距离,
没想到坐飞机也要花上四个小时,还有一个小时的时差。大家的脸看起来和日本人没什么区别,却不曾想语言完全不通。从某种意义上有种来说我感觉比欧洲还远。但观众们的反应非常炙热。我过去没有思考过亚洲的事物,但这次之后萌生了想再在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演出的想法。”

最后一天演出孟导演也前来观看。结束后到了后台一见藤田导演,满脸笑容上前握手,“太棒了太棒了”赞不绝口。或许mum& gypsy剧团的下一次中国公演不会太远。

最后再补充一点,光是今年在北京,除了上述提到三月的柴幸男导演在北京举办的公开戏剧工作坊和面向高中生的戏剧工作坊,六月份地点剧团的三浦基导演带来了面向导演和编剧的工作坊、和演出《FATZER自私鬼约翰·法茨的灭亡》,还有此次藤田贵大的《异形三姐妹》,都是由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带来的日本戏剧活动。除此之外还有作为日本文化厅文化交流使的Chelfitch剧团的冈田利规导演来华,听闻反应甚是良好。让我不禁想,或许事后再度回顾时2015年会被称为“北京的日本现代戏剧元年”,而以我所见这批导演也绝对称得起。今后的发展动向值得持续关注。

北京日本文化中心

吴珍珍 译


德永京子 剧评、记者

年内奔走日本各个大小剧场,涉猎范围广泛,除《朝日新闻》剧评版外,还为《Theatre Guide》、《Choice!》等纸媒撰写、还有各网络媒体、公演册子等撰写稿件。东京艺术剧场运营委员兼企划选拔委员。与藤原力合著《演剧最强论》一书。

演剧最强论-ing 小剧场戏剧情报网站:www.engekisaikyoron.net

北京日本文化中心2015年文艺活动回顾

よいお年を!

主页君还在盘算着怎么拜年的时候,咻的一下2016年就来了。

据主页君零碎的不完全统计,在这狂奔的一年里,文艺小分队走过了10多个城市,给大家介绍了近20位艺术家,办过10多场讲座,当过40多次电影放映员,为20场文艺演出报过幕,发过上万张调查问卷,给大家带来了近百场好活动!(还有来自主页君和我们的合作伙伴的不定期福利若干)

感谢各位观众,各个合作机构,各位媒体朋友的这一年以来的鼎力支持!尤其感谢大家对我们时常崩溃的抢票系统的包容。

主页君2016年的愿望是找到稳定报名系统,为大家源源不断地提供更好的活动~

点击链接和我们一起回顾2015年的文艺活动吧!看看你在我们的这一年里留下过几个脚印~(≧∇≦)

北京日本文化中心2015年文艺活动回顾

よいお年を!また来年も、よろしくお願いいたしま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