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诚展3月19日恢复开馆通知

新海诚展暂停通知

东亚文化交流使日本现代舞者/编舞家山田云来华交流

日本戏剧导演柴幸男戏剧工作坊

2015年7月日语能力测试报名的通知

新聞配布のお知らせ

日本动画导演新海诚中国首展

新海诚展巡展记录

巡回展第10站 厦门

【时间】2017年11月18日~12月3日
【地点】厦门中华城
【来场人数】约10,500人

 巡回展第9站 成都

【时间】2017年9月28日~10月28日
【地点】麓湖・A4美术馆
【来场人数】约6,000人

巡回展第8站 天津

【时间】2017年8月24日~9月6日
【地点】天津伊势丹(南京路店)
【来场人数】约5,600人

巡回展第7站 长春

【时间】2017年7月19日~7月31日
【地点】长春市图书馆
【来场人数】约3,000人

巡回展第6站 武汉

【时间】2017年1月21 日~3月25 日
【地点】时代・新世界B1时代艺术中心
【来场人数】 約10,600人

bukan1-2-3

 

巡回展第5站 深圳

【时间】2016年8月12 日~8月19 日
【地点】深圳书城
【来场人数】 約5,500人

巡回展第4站 重庆

【时间】2016年1月16 日~2月23 日
【地点】重庆长江当代美术馆
【来场人数】 約6,500人

巡回展第3站 西安

【时间】2015年9月30 日~11月1 日
【地点】西安音乐厅
【来场人数】 約3,500人

3

巡回展第2站 南京

【时间】2015年7月25 日~7月31 日
【地点】金陵图书馆(南京中日交流之窗)
【来场人数】 約2,000人

2

巡回展第1站 北京

【时间】2015年3月7 日、3月19日~4月22 日
【地点】北京日本文化中心多功能厅
【来场人数】 約6,300人

1

第一讲:女性天皇的上代文学

日本研究之窗——系列讲座(文学)

第一讲:女性天皇的上代文学

南开大学 外国语学院 王凯

 

主讲人介绍:王凯 南开大学 外国语学院 副教授 历史学博士
学术研究方向:日本古代史、日本古代文学,学术科研项目:国家社科基金“日本古代木简的文学研究”(在研)2016,教育部基金“日本古代大陆移民的文学研究”(结项优秀)2011,学术论文:「常世は何処かー古代中国の江南地方を仮説としてー」中西进编:『東アジアの知-文化研究の軌跡と展望-』.新典社.2017年,「万葉盛宴と大陸移民」.辰巳正明編:『「万葉集」と東アジア』.竹林舎.2017年等。学术任职:国际期刊《东亚文化研究》(ISSN 2423-8422)编委,中国日本史学会理事、中华日本哲学会理事,日本木简学会、上代文学会、日本史研究会、全国大学国语国文学会员。
 
 
第一讲:女性天皇的上代文学 MP4(音频)→【请点击这里】


 
 
  日本文学发生于约三世纪初,至八世纪末平安迁都,此大约五百年间的文学被称为“上代文学” (じょうだいぶんがく)。

  在上代文学所涵盖的历史区间内,尤其在王权继承的过程中,女性天皇是重要特征。日本古代史上先后出现了推古,皇极以及重祚后的齐明,持统,元明,元正和孝谦以及重祚后的称德,共计八代六位女性天皇。这些女性天皇不仅对天皇家王权的维系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而且与上代文学的产生、发展和成熟也有密切关系。

  上代文学的形式有韵文和散文。韵文主要指诗歌,即汉诗与和歌(やまとうた)。现存的汉诗集以《怀风藻》(かいふうそう)(天平胜宝三年、751年)为最古,而和歌集则首推《万叶集》(まんようしゅう)(天平宝字三年、759年)。上代文学中的散文主要有《古事记》(こじき)(和铜五年、712年),日本官修国史之首《日本书纪》(にほんしょき)(养老四年、720年),和各地的古记录《风土记》(ふどき)(和铜六年、713年),而这些文献多完成于女性天皇执政时期。另一方面,上代文学中也包含了对女性天皇丰富的描写,或有她们的和歌,或有她们的散文,或有对她们的叙事,这也成为了研究女性天皇的重要资料。

  总之,把上代文学称之为“女性天皇的上代文学”亦不为过。

 

一、佛教兴隆与文学记录

  推古(すいこ)天皇是日本古代史上第一位女性天皇。613年,得到苏我氏支持而即位的推古在宫廷宴请苏我马子等群臣时,留下了其称赞苏我氏的能力与忠心的唯一一首和歌(日本书纪歌谣103)。

  推古朝的政治特点之一便是弘扬佛教。594年,推古发布佛教兴隆诏书,奠定了佛教在政治中的地位。佛教政策的推进者是推古朝另一位重要的政治人物——厩户皇子(うまやとのおうじ),即圣德太子(しょうとくたいし)。关于圣德太子的传说很多,以下一则或对我们理解佛教与文学以及当时如何记录文学有所启示。

  据《日本书纪》的记载,推古二十一年(613年)十二月,圣德太子在片冈见到饥饿将死之人,就施舍给他衣服饭食,且吟歌感叹。次日,太子派人前往看望,见饥饿者已死,便下令将其埋葬。数日后,太子对身边亲近说,前日所见不是凡人,便派人前往打开墓葬查看。结果墓穴空空,唯有那人放在棺木上叠好的衣服。于是,世人感叹,圣人知圣人也。成书于平安初期的《日本灵异记》(にほんりょういき)也有类似的描述,但稍有不同的是,饿死者“唯作歌书以立墓户”,表示对圣德太子的感恩。

  这一细微的差异其实有着重要的意义。今天当我们研究日本古代文史时,木简(もっかん)已经是必不可少的资料了。有学者将在两尺长的木片上以一字一音的形式,单行书写和歌的木简称之为“歌木简”(うたもっかん)。参照《日本灵异记》中“作歌书写并立于墓户”的叙述,我们不难推测,当时人们将和歌书写在木简上,并直立放置的使用情景。这为研究木简的使用以及和歌与佛教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佛教兴隆与上代文学,尤其是与和歌文学的结合,在推古朝时已经逐渐兴起了。

    法隆寺

 

二、上代文学投影中的畸形母爱

  于642年即位的皇极(こうぎょく)天皇在乙巳之变(いっしのへん)中实现了日本历史上天皇第一次生前让位,又在经历了孝德(こうとく)朝(645年-654年)大化改新以后,于655年实现了第一次重祚而成为齐明(さいめい)天皇。有学者认为皇极是在乙巳之变这场宫廷政变中被迫退位的。然而,作者认为皇极勇于“创造”生前让位和重祚这两项重要制度的理由仅有一条,那就是成全自己的长子——中大兄皇子(なかのおおえのおうじ),即天智(てんじ)天皇即位,并助其树立自己的王统。

  凭心而论,中大兄皇子是一位有勇无谋,行事鲁莽的青年。他发动政变,暗杀大臣,造成政治动荡;他不顾大化改新之成效,强行还都飞鸟,逼死天皇孝德;他误判形势,卷入半岛纷争,以致在白村江一败涂地。种种失误,让他一次又一次与天皇位失之交臂。

  然而,作为母亲,皇极(齐明)却一直不离不弃。为保护爱子,她在乙巳之变后创造生前让位机制;后又再登皇位以待天时;最后御驾亲征,客死他乡。皇极是天皇,她更是一位母亲。在孝德死后不久的658年11月,她立刻除去了中大兄皇子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孝德之子——有间皇子(ありまのおうじ)。有间皇子在临刑前吟诵和歌被收入《万叶集》,流传至今。

   有間皇子自ら傷みて松が枝を結ぶ歌二首

   岩代の 浜松が枝を 引き結び ま幸くあらば またかへり見む(巻二・141)

   钱韬孙译:磐代之松,兹结其枝;苟我有幸,还复见此!

   家にあれば 笥に盛る飯を 草枕 旅にしあれば 椎の葉に盛る(巻二・142)

   钱韬孙译:家居之食,盛饭有笥;枕草在途,椎叶载粢。

  从第一首的渺茫希望到第二首的彻底绝望,有间皇子感慨自己的命运数奇和齐明的冷酷无情,实在令人唏嘘。

  而与有间皇子的作歌中映射出的那个齐明相比,因思念死去的孙儿而凄惨悲凉的齐明又不禁让人怜悯。658年,齐明的长孙建王夭折,齐明吟诵挽歌三首(记纪歌谣116、117、118)。同年十月,在前往温泉疗养的途中,齐明又想念起死去的孙儿而“怆尔悲泣,乃口号”作歌(记纪歌谣119、120、121)。

  有间皇子之变与建王夭折相差不过一月,但是齐明为儿铁石心肠,为孙热泪盈眶,仿佛判若两人。

  661年,齐明不顾风烛残年而强行御驾亲征,并客死他乡。在大军发往九州前线途中,万叶歌人额田王(ぬかたのおおきみ)代为作歌如下:

   熟田津に 船乗りせむと 月待てば 潮もかなひぬ 今は漕ぎ出でな(巻一・8)

   钱韬孙译:驾言乘舟,熟田之津,俟月既生,汐涨海滨,鼓楫迈矣,今当其辰。

  这首雄壮的军歌体现了齐明视死如归的豪情,而老母亲爱子情深不禁让人感到一丝悲怆。

    飞鸟(大和三山)

 

三、忧虑的天皇与繁荣的文化

  齐明舍身为子并没有改变中大兄皇子率领下的倭国大军在白村江之战中惨败的命运。此后,倭国进入临战体制,直至经历壬申之乱(じんしんのらん),天智之弟大海人皇子(おおあまのおうじ)即位成为天武(てんむ)天皇后,日本列岛内的局势在逐步稳定下来。

  天武死后,皇太子草壁皇子(くさかべのおうじ)因为体弱多病而英年早逝。为了维持天武王统,皇后登基,成为第三位女性天皇——持统(じとう)天皇。持统一方面致力于树立天武的正统权威,将天武歌颂为“神”(神にしませば);另一方面,竭力维护天武-持统的王统。据《怀风藻》葛野王传记载,持统力排众议,将皇位传给了草壁的遗孤——轻皇子(かるのおうじ),即文武(もんむ)天皇。696年,持统让位,成为太上天皇。

  然而,事与愿违的是,年轻即位的文武天皇继承了父亲草壁皇子羸弱的体质,在与父亲几乎同岁时早逝。临终前,文武让位于母亲阿闭皇太妃,后者即位成为元明(げんめい)天皇,以等待文武的遗孤——首皇子(おびとのおうじ),即圣武(しょうむ)天皇长大成人。

  元明的即位打破了一直以来女性天皇人选须为皇后的惯例,因此,作为“中继”的元明天皇自然内心感到不安。元明不仅在即位宣命中搬出自称是其父天智天皇制定的“不改常典”以强调自己的即位正统性,而且在即位大典时也流露出了惴惴不安。据《万叶集》记载,

   和銅元年戊申

   天皇の御製

   ますらをの 鞆の音すなり もののふの 大臣 楯立つらしも (巻一・76)

   钱韬孙译:壮士臂皮鞆,击响闻宫院,轸怀大将军,讲武列盾干。

   御名部皇女の和へ奉る御歌

   我が大君 物な思ほしそ 皇神の 副へて賜へる 我がなけなくに (巻一・77)

   钱韬孙译:吾王其毋忧,在兹非无某,此身神祖授,所以从君后。

  面对妹妹元明的不安,姐姐御名部皇女(みなべのおうじょ)通过和歌对答告诉她“无需多虑,天皇位是神赐的,且有我这位姐姐在你身边”。稳重大气的御名部皇女给了元明不少安慰,也体现了两人姊妹情深的一面。

  或许元明认为自己作为天皇的正统性不足,试图以文化事业来巩固统治权威,因此元明朝的文化事业成绩是显著的。《古事记》的完成,《风土记》的编撰以及元明万叶都集中出现在元明朝。元明天皇于灵龟元年(715年)让位于自己的女儿,文武天皇的妹妹——冰高内亲王(ひだかないしんのう),即元正(げんしょう)天皇,以继续等待首皇子的成长。元正朝继承元明朝的文化事业,完成了六国史的第一部史书《日本书纪》。从《万叶集》和《怀风藻》的记载来看,迎来了一个君臣同乐,诗歌盛行,上代文学繁荣开花的时代。

    平城宫遗址

 

四、天武王权的终焉与诗歌文学的大成

  经过元明、元正两代女性天皇的不懈努力,神龟元年(724年)二月,元正终于让位于24岁的首皇子,圣武天皇登基,开始了其长达26年的治世,成为了奈良时代在位时间最长的天皇,孕育了绚烂的天平文化。

  天平感宝元年(749年)七月二日,已经受戒出家,自称“三宝之奴”的圣武天皇以身体不堪日理万机为由让位于阿倍内亲王(あべないしんのう),这也是第一位被立为皇女的皇太子即位。由此,象征着天武系皇权正统的孝谦(こうけん)天皇诞生了。孝谦改年号为“天平胜宝”,日本古代律令国家迎来了四字年号的鼎盛期。

  孝谦时代的文化事业中,最重要的标志性成果之一就是天平胜宝三年(751年)的《怀风藻》成书。这部日本现存最早的汉诗集的编者或为《唐大和上东征传》的作者淡海三船(おおみのみふね),他也是日本第二部正史《续日本纪》的编者之一,被认为是给“长屋王之变” (ながやおうのへん)平反之人。孝谦天皇即位的远因或可追溯到发生在天平元年(729年)的长屋王之变。若长屋王不被诬陷致死,就没有孝谦之母光明子立后,就更不会有孝谦天皇了。

  孝谦的诞生在文学上的影响远不止于如此。万叶学者中西进参考成书于11世纪的《荣花物语》(えいがものがたり),认为天平胜宝五年(753年)孝谦下令群臣献上和歌,或是编纂《万叶集》这一大型文化事业的起点。若做如此考虑,则《万叶集》在一定意义上也可谓是“敕撰集”。《万叶集》的编撰者大伴家持(おおとものやかもち)同年将自己所作和歌群献给了当时的右大臣——橘诸兄,并在歌群的最后附上了以下名歌。

   うらうらに 照れる春日に ひばり上がり 心悲しも ひとりし思へば(巻十九・4292)

   钱韬孙译:春日怡怡,仓庚高飞;心之哀兮,独自我思。

  云雀悲鸣,显示了大伴家持对天皇亲政的没落和以藤原氏为中心的官僚机构的不满,暗藏着对孝谦朝政治的批判。如果以大伴家持天平宝字三年(759年)在因幡国国厅宴请国司郡司等时的作歌,

   新しき 年の初めの 初春の 今日降る雪の いやしけ吉事(巻二十・4516)

   钱韬孙译:献岁更新,今日初春,降兹瑞雪,弥益福臻。

  作为《万叶集》成书的标志的话,那么这部包含着传世万代心愿的上代文学巨作则给孝谦朝画上了句号。

  在此之前的天平胜宝八年(756年),圣武太上天皇死去,光明皇太后和孝谦天皇将圣武的遗爱之物捐于东大寺,形成了今天的正仓院宝物(しょうそういんほうもつ)。加之收录于正仓院文书内的文学作品,都成为了上代文学的衍生物,延续了奈良朝的文化。由此可见,孝谦朝对上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

  孝谦于天平宝字二年(758年)让位于大炊王(おおいおう),淳仁(じゅんにん)天皇即位。然而,光明皇太后死后,孝谦太上天皇与藤原仲麻吕(ふじわらのなかまろ)和淳仁对立,经藤原仲麻吕之乱后,又于天平宝字八年(764年)重祚成为称德(しょうとく)天皇。称德亲信僧侣道镜(どうきょう),并企图禅位于他,但最终计划破灭,称德也在没有指定继承人的情况下于宝龟元年(770年)死去,天武皇统至此断绝。不过,这一时期唐风文化更为盛行,神佛习合初现端倪,通往平安时代的大门已经缓缓开启了。

    东大寺

 

【参考文献】

吉川真司:「律令体制の展開と列島社会」.上原真人など編:『列島の古代史 ひと・もの・こと8』.東京:岩波書店.2006年。

吉川真司:「法会と歌木簡」.『万葉集研究 36』.東京:塙書房.2016年。

井上光貞:「古代の女帝」.『井上光貞著作集 一』.東京:岩波書店.(初出)1964年。

钱稻孙译:《万叶集精选》.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2年。

王凱:「譲位の誕生」.『日本と東アジア:歴史の発見と文化の交流 国際シンポジウム予稿集』.北京.2019年

中西進:「二十巻万葉集の形成—平安朝文献の意味—」.『万葉論集 第六巻 万葉集形成の研究 万葉の世界』.東京:講談社.1995年。